2025年河北经贸大学在山西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河北经贸大学(在山西招生代码1156)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山西省本二A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105人,包含19个专业。其中【理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酒店管理(6人,四年制)、工程管理(6人,四年制)、人工智能(6人,四年制);【文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酒店管理(6人,四年制)、新闻学(4人,四年制)、英语(4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河北经贸大学2024山西省招生计划表(理科)
本科批:河北经贸大学在山西【本科批】共计划招收62人,涉及16个本科专业。其中酒店管理(6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财政学(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经济学 | 4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财政学 | 2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金融学 | 3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法学 | 3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商务英语(外语语种英语) | 2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人工智能 | 6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工程管理 | 6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5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会计学 | 3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资产评估 | 2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土地资源管理 | 3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酒店管理 | 6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河北经贸大学2024山西省招生计划表(文科)
本科批:河北经贸大学在山西【本科批】共计划招收43人,涉及13个本科专业。其中酒店管理(6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财政学(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经济学 | 4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财政学 | 2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金融学 | 3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法学 | 3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汉语言文学 | 4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英语(外语语种英语) | 4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商务英语(外语语种英语) | 2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新闻学 | 4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会计学 | 3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资产评估 | 2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土地资源管理 | 3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酒店管理 | 6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山西招生吗等情况,以河北经贸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河北经贸大学简介
河北经贸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兼有文学、理学、工学和艺术学的多学科财经类大学。学校由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学院、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等合并组建而成,至今已有69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分北、南、西三个校区办学。其中南、西校区为独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座落于石家庄市西南高教区,占地200余亩。北校区是校本部,主要举办本科、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地处石家庄市西部生态区滨水景观带,占地2800余亩,绿化面积达40%以上。学校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学校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牢固树立教学的中心地位,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学校全面实施学分制,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并拥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新工科实践项目等国家级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0余项,省级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30余项。近年来,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通专融合,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经世致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立了“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大学生科技竞赛支持体系,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奖数量在全省高校名列前茅。研究生教育实行专、学硕分类培养,逐步深化新财经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研究生教育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