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山东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山东招生代码A217)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山东省1段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282人,包含23个专业。其中【综合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航空航天类(29人,四年制)、核工程与核技术(27人,四年制)、海洋工程类(25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哈尔滨工程大学2024山东省招生计划表(综合类)
1段: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山东【1段】共计划招收282人,涉及23个1段专业。其中航空航天类(29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机器人) | 25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自动化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 | 18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水声工程(含水声、电子水声、海洋信息3个专业) | 20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拔尖)(不招单色异常考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基础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软件工程(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不招单色异常考生,后两年学费16000元/年) | 17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智能制造工程 | 13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25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25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能源与动力工程(未来领军)(未来技术学院,未来领军人才培养试验班)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核工程与核技术(未来领军)(未来技术学院,未来领军人才培养试验班)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 | 29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 | 21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 | 20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不招单色异常考生) | 8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4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11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15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应用物理学 | 4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英国阿伯丁大学,3+1模式)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英国斯旺西大学,3+1模式)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材料物理(中外合作办学)(英国斯旺西大学,3+1模式,不招色盲和单色异常考生)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4+0模式) | 5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轮机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4+0模式) | 3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4+0模式) | 3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水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4+0模式) | 4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山东招生吗等情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毛泽东主席为学院颁发《训词》,1959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6年退出军队序列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船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07年,成为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坚持勤俭办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约型校园、人文校园、智慧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2020年,学校入选全国文明校园。学校占地面积140.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76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学校设有23家教学科研单位,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18个,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国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全国首批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1个。学校哈军工纪念馆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图书馆共有藏书759.8万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