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兰州大学在四川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兰州大学(在四川招生代码0061、0661)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四川省本一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104人,包含30个专业。其中【理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临床医学(8人,五年制)、物理学类(6人,四年制)、工商管理类(6人,四年制);【文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护理学(4人,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3人,四年制)、俄语(3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兰州大学2024四川省招生计划表(理科)
本科批:兰州大学在四川【本科批】共计划招收81人,涉及23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8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农林经济管理(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哲学 | 4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 2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物理学类(包含专业: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化学类(包含专业:化学、应用化学) | 4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应用化学(放射化学方向基地班) | 3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地理科学类(含基地班)(包含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 3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大气科学类(包含专业: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 3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地质学类(包含专业:地质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环境地质方向)) | 3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3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人工智能) | 3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3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地质工程 | 3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2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2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基础医学 | 3 | 五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预防医学 | 2 | 五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药学 | 6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临床药学 | 3 | 五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临床医学 | 8 | 五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麻醉学 | 2 | 五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农林经济管理 | 2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护理学 | 5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兰州大学2024四川省招生计划表(文科)
本科批:兰州大学在四川【本科批】共计划招收23人,涉及9个本科专业。其中护理学(4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法学(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哲学 | 3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法学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汉语言文学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英语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俄语 | 3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日语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历史学类(包含专业: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 3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护理学 | 4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四川招生吗等情况,以兰州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兰州大学简介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按照“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着力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和新型学科生态。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以及计算机科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