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工业大学在湖北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安徽工业大学(在湖北招生代码H11701、H11702、H11703)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湖北省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55人,包含29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3人,四年制)、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人,四年制)、材料科学与工程(2人,四年制);【历史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市场营销(2人,四年制)、英语(2人,四年制)、法学(2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安徽工业大学2024湖北省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本科批:安徽工业大学在湖北【本科批】共计划招收49人,涉及26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3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经济学(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湖北 | 物+不限 | 本科 | 经济学(办学地点:秀山校区) | 1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应用化学(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车辆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测控技术与仪器(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冶金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金属材料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通信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秀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人工智能(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自动化(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机器人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软件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1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物联网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1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土木工程(办学地点:秀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办学地点:秀山校区) | 3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秀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环境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安徽工业大学2024湖北省招生计划表(历史类)
本科批:安徽工业大学在湖北【本科批】共计划招收6人,涉及3个本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2人),法学(2人)。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湖北 | 史+不限 | 本科 | 法学(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史+不限 | 本科 | 英语(外语语种:英语;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湖北 | 史+不限 | 本科 | 市场营销(办学地点:秀山校区) | 2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湖北招生吗等情况,以安徽工业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安徽工业大学简介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学校“三步法”创新人才培养之路,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十三五”以来,大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际奖96项、国家级奖1447项、省级奖3615项,在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A类赛事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2项,荣获省属高校第一个“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第一个全国“优胜杯”,实现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五冠一亚”, 3个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改革成果项目。金鹰创新创业团队入选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创新创业典型获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获2项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学校现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多次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2020年度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激励奖、2021年度获全省通报表扬。“十三五”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留皖率稳定在40%以上,毕业去向呈现出“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特征,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政治表现、业务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评价满意度达96%以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