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肥工业大学最新排名全国第62名(综合排名数据)。
排在合肥工业大学前3位的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综合排名:60)、深圳大学(综合排名:61)、江南大学(综合排名:62),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中国药科大学(综合排名:6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综合排名:64)、东华大学(综合排名:64)。
该排名数据来自“校友会”、“软科”、“QS”、“USNews”、“快志愿”等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
一:历年合肥工业大学全国排名榜
1.合肥工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合肥工业大学2024年、2023年、2022在全国排名都是第83位,排名没有变化。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83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3 | 83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2 | 83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1 | 82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0 | 78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合肥工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看,合肥工业大学2023年、2024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47位和第54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下降至第55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55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中国一流大学 |
2024 | 54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中国一流大学 |
2023 | 47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中国一流大学 |
2022 | 49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中国一流大学 |
2021 | 53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中国一流大学 |
3.合肥工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U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合肥工业大学2021、2022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76位和第80位,而到了2023年,其排名下降至第88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88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2 | 80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1 | 76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二:合肥工业大学简介
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培育践行“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千人一名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成效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持续广泛追踪报道。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双一流 | 是 | 主管单位 | 教育部 |
创建时间 | 1945年 | 博士点数量 | 19 |
硕士点数量 | 39 | 学校类型 | 理工类 |
所在城市 | 合肥市 | 办学层次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