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最新排名全国第732名(综合排名数据)。
排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前3位的分别是:荆楚理工学院(综合排名:730)、赣南科技学院(综合排名:731)、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综合排名:732),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陇南师范学院(综合排名:733)、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综合排名:734)、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综合排名:735)。
该排名数据来自“校友会”、“软科”、“QS”、“USNews”、“快志愿”等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
一:历年牡丹江师范学院全国排名榜
1.牡丹江师范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牡丹江师范学院2022年、2023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453位和第459位,而到了2024年,其排名提升至第432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432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黑龙江 牡丹江市 | 师范 | 省属 |
2023 | 459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黑龙江 牡丹江市 | 师范 | 省属 |
2022 | 453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黑龙江 牡丹江市 | 师范 | 省属 |
2021 | 457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黑龙江 牡丹江市 | 师范 | 省属 |
2020 | 434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黑龙江 牡丹江市 | 师范 | 省属 |
2.牡丹江师范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看,牡丹江师范学院2023年、2024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380位和第377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下降至第379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379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黑龙江 牡丹江市 | 师范 | 区域知名大学 |
2024 | 377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黑龙江 牡丹江市 | 师范 | 区域知名大学 |
2023 | 380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黑龙江 牡丹江市 | 师范 | 区域知名大学 |
2022 | 389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黑龙江 牡丹江市 | 师范 | 区域知名大学 |
2021 | 400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黑龙江 牡丹江市 | 师范 | 区域知名大学 |
二:牡丹江师范学院简介
教书育人,薪火长传。牡丹江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始建于1958年,历经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北安师范专科学校、宁安师范专科学校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四个发展阶段。37年的农村办学历史,66年的艰辛办学历程,牡丹江师范学院秉承了东北抗联“不畏艰辛,勇赴国难,敢于担当”的传统,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励志图新”的“大荒地”精神。学校扎根边疆、服务龙江、贴近乡村,跨越一甲子的春华秋实,发展成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强,师范底色鲜明,应用特色突出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培养了大批具有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健康身心、专门知识、扎根边疆的基础教育教师和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
特色鲜明,成绩斐然。学校充分发挥在东北抗联精神研究、渤海文化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地方方言保护、服务发展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先后获批国家抗联研究中心、黑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省东北抗联研究学术交流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研究培训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省高等学校渤海文化研究人文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省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黑龙江分中心、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省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58年 | 博士点数量 | - |
硕士点数量 | 9 | 学校类型 | 师范类 |
所在城市 | 牡丹江市 | 办学层次 | 省属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