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省重点、研究生院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12个学院,57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那么南昌工程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一:南昌工程学院王牌专业名单(最新)
1、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水利水电工程。
2、江西省级特色专业7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能源与动力工程。
这些都是南昌工程学院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南昌工程学院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二:南昌工程学院专业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南昌工程学院王牌专业排名(应用型):水利水电工程(全国第1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全国第1名)、环境设计(全国第1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全国第1名)、农业水利工程(全国第1名)、测绘工程(全国第1名)、园林(全国第1名)、土木工程(全国第2名)、能源与动力工程(全国第5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全国第6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1 | 水利水电工程 | 7★ | 世界知名、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环境设计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农业水利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测绘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园林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土木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4 | 机械电子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4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4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6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5 | 地质工程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6 | 工业设计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城乡规划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9 | 广播电视学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9 | 车辆工程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35 | 自动化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38 | 市场营销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62 | 英语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10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6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9 | 翻译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23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43 | 产品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56 | 物流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72 | 视觉传达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74 | 通信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95 | 软件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16 | 电子信息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8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18 | 应用统计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24 | 投资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24 | 风景园林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52 | 审计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58 | 工程造价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67 | 建筑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5 | 人力资源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109 | 电子商务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三:南昌工程学院王牌专业简介
1.水利水电工程
本专业是以力学、水文学等为基础,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相关的基本理论及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方法,研究消除水灾、科学利用水资源及水能资源的综合性学科。随着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的严重短缺、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加快江河治理、优先发展水电、开发利用水能——清洁再生能源,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当务之急,这使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工学中的电气类。专业目录调整后,以前电气信息类中的部分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一专业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不同的大学在课程设置上都会有各自的侧重点,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在电能的发、送、配、用四个阶段的设计、安装和维护人才。简单的来说,就是培养电气工程师的专业。如发电机的维护、变压器的安装检测、输电线路的设计、安装后的调试,这些都是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3.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是大学的一种自然学科。专门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所谓的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从狭义定义上来说,土木工程也就是民用工程,即建筑工程(或称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铁路工程等这个小范围。
4.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作为多学科综合和交叉性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在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国对水土资源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所提出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安全和水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方面有着宽广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5.英语
英语是国际指定的官方语言(作为母语),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一语言,也是欧盟以及许多国际组织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拥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语使用者人数,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母语使用者人数。
四:南昌工程学院简介
南昌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曾先后隶属水利电力部、水利部,现为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历经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大专部、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成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江西省“十四五”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定向培养军士院校,是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农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瑶湖和彭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46.9亩,校舍建筑面积70.59万平方米,在金溪县建有面积达1000亩的科教基地。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全国首家校园型省级水利风景区。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充分发挥水利电力办学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现有各类科研创新平台38个,拥有鄱阳湖流域水工程安全与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创新平台,有流域生态智能监测与综合治理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电网智能量测工程研究中心等1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基地等)。国家级学会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江西省电子学会挂靠我校。特聘教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1项。近五年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5项,其中“旱区农田蒸散发长期定位观测、机理与模拟研究”项目2022年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4项、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稀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学校主动融入浙赣粤大运河工程,积极参与特高压入赣工程,在水工程安全、生态水利、智慧水利、智能电网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深化校地合作,与省水利厅、赣州市、抚州市、庐山市、金溪县等省直单位及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海绵城市、水利电力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强校校合作,与上海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强化校企合作,与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江西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国网江西电力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合作,近五年,纵向科研项目70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5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5.5亿元。其中,国家基金项目85项、揭榜挂帅项目5项,校企合作项目《我国南方香料樟树高效种植与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获批为江西省2020年度重大科技研发专项。成立金溪科教基地和金溪区域综合检测中心,推动樟树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在江西、广西、云南等地推广种植,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学校获批为江西省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众创空间”“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