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在湖南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本科批633分;【历史类】本科批597分。
以下为2022-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历年在湖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近三年在湖南录取分数线:
1、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33分;【历史类】本科批597分。
2、2023年大连理工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29分;【历史类】本科批591分。
3、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03分;【历史类】本科批585分。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大连理工大学近三年在湖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2-2024)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大连理工大学历年在湖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大连理工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4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物理类(物+化)(第203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本科 | 603 | 13129 | 422 |
2024 | 物理类(物+化)(第305组)(国家专项) | 本科 | 605 | 12426 | 422 |
2024 | 物理类(物+不限)(第304组)(国家专项) | 本科 | 609 | 11037 | 422 |
2024 | 物理类(物+化)(第102组) | 本科 | 633 | 4785 | 422 |
2024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597 | 2236 | 438 |
2、大连理工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第306组)(国家专项) | 本科 | 603 | 13989 | 415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第203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本科 | 608 | 12169 | 415 |
2023 | 物理类(物+化)(第104组) | 本科 | 619 | 8560 | 415 |
2023 | 物理类(物+化或物+生)(第105组) | 本科 | 619 | 8560 | 415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第102组) | 本科 | 629 | 5964 | 415 |
2023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591 | 2454 | 428 |
3、大连理工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第3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辽宁大连) | 本科 | 591 | 11205 | 414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第6组)(国家专项)(辽宁大连) | 本科 | 593 | 10493 | 414 |
2022 | 物理类(物+化)(第4组)(辽宁大连) | 本科 | 600 | 8298 | 414 |
2022 | 物理类(物+化或物+生)(第5组)(辽宁大连) | 本科 | 600 | 8298 | 414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第2组)(辽宁大连) | 本科 | 603 | 7411 | 414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585 | 2085 | 451 |
注:最低分是指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大连理工大学在湖南各专业历年录取分,详见:快志愿助手。
大连理工大学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6.61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现有实体馆藏累计374万余册(件),累计订购97个平台267个数据库,其中中外文电子图书约186万册、电子期刊5.1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15.5万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流的智慧校园环境,三校区有线网、无线网全覆盖,构建了完备的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超算中心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撑,校园一卡通已实现“卡、码、脸”多渠道认证与消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国内高校中居于先进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