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科技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河南科技大学2024年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本科批542分;【历史类】本科批514分。
以下为2022-2024年河南科技大学历年在广东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近三年在广东录取分数线:
1、2024年河南科技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42分;【历史类】本科批514分。
2、2023年河南科技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62分;【历史类】本科批510分。
3、2022年河南科技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55分;【历史类】本科批526分。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河南科技大学近三年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2-2024)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河南科技大学历年在广东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河南科技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2024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04) | 本科 | 507 | 135261 | 442 |
2024 | 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06) | 本科 | 523 | 109901 | 442 |
2024 | 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08) | 本科 | 528 | 101257 | 442 |
2024 | 物理类(物+不限)(专业组202) | 本科 | 536 | 88889 | 442 |
2024 | 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05) | 本科 | 539 | 85638 | 442 |
2024 | 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03) | 本科 | 542 | 81445 | 442 |
2024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514 | 30699 | 428 |
2、河南科技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物理类(物+化或物+生)(专业组203) | 本科 | 508 | 131042 | 439 |
2023 | 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05) | 本科 | 528 | 102649 | 439 |
2023 | 物理类(物+地或物+化)(专业组204) | 本科 | 534 | 94449 | 439 |
2023 | 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09) | 本科 | 543 | 83153 | 439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专业组208) | 本科 | 547 | 78504 | 439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专业组202) | 本科 | 548 | 77180 | 439 |
2023 | 物理类(物+化+生)(专业组206) | 本科 | 562 | 61253 | 439 |
2023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510 | 33506 | 433 |
3、河南科技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08) | 本科 | 534 | 91476 | 445 |
2022 | 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07) | 本科 | 538 | 86774 | 445 |
2022 | 物理类(物+地或物+化)(专业组205) | 本科 | 539 | 84389 | 445 |
2022 | 物理类(物+化或物+生)(专业组206) | 本科 | 539 | 84582 | 445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专业组204) | 本科 | 543 | 79194 | 445 |
2022 | 物理类(物+化+生)(专业组209) | 本科 | 555 | 64651 | 445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专业组201) | 本科 | 523 | 25187 | 437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专业组202) | 本科 | 524 | 25009 | 437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专业组203) | 本科 | 526 | 23453 | 437 |
注:最低分是指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河南科技大学在广东各专业历年录取分,详见:快志愿助手。
河南科技大学简介:
河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英文简称:HAUST)坐落于“千年古都,牡丹花城”洛阳,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
学校努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聚焦“四个面向”,依托重型装备、农业机械、轴承、齿轮、金属材料等方面形成的学科、科技、人才优势,助力“高铁轴承”“国家重大工程装备”“智能农机装备”等“大国重器”的研发。拥有“智能矿山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农业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平台、河南省新材料和智能装备“龙门实验室”等8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洛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中心”等19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近年来,学校不断提升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的能力和水平,主持获得国家三大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5项,主持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1项,主持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7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87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