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商学院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广州工商学院最容易考上的是安徽省(本科批物理类)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65分(分差0分);最难考上的是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平行录取二段)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57分(分差188分)。
一、2025年广州工商学院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
2025年高考要考上广州工商学院:
1、广东(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45分、历史类431分能上,广东(专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371分、历史类354分能上。
2、河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396分、历史类436分能上。
3、山东(一段)考生预测444分能上。
4、黑龙江(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361分、历史类417分能上。
5、湖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44分、历史类432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二、2024年广州工商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5参考)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广州工商学院?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广州工商学院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广东(本科批) | 物理类 | 442 | 442 | 0 |
历史类 | 428 | 428 | 0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442 | 442 | 0 | |
广东(专科批) | 物理类 | 371 | 200 | 171 |
历史类 | 351 | 200 | 151 | |
四川(本科二批) | 理科 | 465 | 459 | 6 |
文科 | 462 | 457 | 5 | |
湖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432 | 432 | 0 |
物理类 | 441 | 437 | 4 | |
甘肃(本科批C段) | 物理类 | 377 | 370 | 7 |
历史类 | 421 | 421 | 0 | |
浙江(平行录取二段) |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 457 | 269 | 188 |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 综合类 | 533 | 492 | 41 |
贵州(本科批) | 物理类 | 381 | 380 | 1 |
历史类 | 443 | 442 | 1 | |
新疆(本科二批) | 理科 | 281 | 262 | 19 |
文科 | 312 | 304 | 8 | |
黑龙江(本科批) | 物理类 | 361 | 360 | 1 |
历史类 | 416 | 410 | 6 | |
江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448 | 448 | 0 |
历史类 | 475 | 463 | 12 | |
安徽(本科批) | 物理类 | 465 | 465 | 0 |
历史类 | 462 | 462 | 0 |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445 | 444 | 1 |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 444 | 444 | 0 | |
湖南(本科批) | 物理类 | 443 | 422 | 21 |
历史类 | 442 | 438 | 4 | |
河南(本科二批) | 理科 | 404 | 396 | 8 |
文科 | 434 | 428 | 6 | |
较高收费(理科) | 396 | 396 | 0 | |
河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449 | 449 | 0 |
物理类 | 452 | 448 | 4 | |
广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385 | 371 | 14 |
历史类 | 403 | 400 | 3 | |
辽宁(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380 | 368 | 12 |
历史类 | 400 | 400 | 0 | |
江苏(本科批) | 物理类 | 462 | 462 | 0 |
历史类 | 478 | 478 | 0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462 | 462 | 0 | |
海南(本科批) | 综合类 | 483 | 483 | 0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类 | 464 | 449 | 15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三、广州工商学院简介
广州工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办于1995年,2004年成立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升格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州工商学院。2018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获批为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新设站单位。
国际合作加速拓展。与美国东北州立大学合作办学,成立广州工商学院东北州立联合科技学院,是广东省民办高校唯一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在校生302人;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等30所世界知名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三年,出国(境)留学209名,赴境外交换交流、实习、进修和深造465人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