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625分左右(623分、624分、625分、626分、62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甘肃物理类考生62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甘肃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甘肃高考分数线,甘肃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70分。甘肃物理类62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甘肃高考62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物理类62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天津医科大学(最低627分)、北京邮电大学(最低626分)、首都医科大学(最低624分)、大连医科大学(最低623分)、华南理工大学(最低628分)。
二:甘肃物理类62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84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甘肃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2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135名到第2212名,共有7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甘肃物理类62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办 | 627 | 2042 | 本科 |
2 | 天津医科大学 | 公办 | 627 | 2042 | 本科 |
3 | 北京邮电大学 | 公办 | 626 | 2134 | 本科 |
4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办 | 624 | 2296 | 本科 |
5 | 首都医科大学 | 公办 | 624 | 2296 | 本科 |
6 | 大连医科大学 | 公办 | 623 | 2394 | 本科 |
7 | 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628 | 1951 | 本科 |
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公办 | 628 | 1951 | 本科 |
9 | 华南理工大学 | 公办 | 628 | 1951 | 本科 |
10 | 华南理工大学 | 公办 | 628 | 1951 | 本科 |
以上“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62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甘肃录取线都在625分左右(共有84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甘肃物理类62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历来人才荟萃、名家云集。全国高等教育领域仅有的两位“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均出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校有22人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47人入选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共有132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50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6人入选国家重大青年人才工程。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56人,其中教授801人,副教授751人。
北京邮电大学简介: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
——聚焦内外协同,开放办学活力不断激发。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200余所国(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加入中泰高等教育联盟并担任常务理事单位,与亚太电信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等行业特色型国际组织开展深度合作。发挥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作用,开展全球胜任力线上实训,积极主办高层次国际会议,持续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与斐济南太平洋大学、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分别合作建设了孔子学院,获评“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先进孔子课堂”等荣誉称号。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成立了“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海南学院”,为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学校还积极与国家实验室、行业头部企业、地方省市政府等开展紧密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积极服务雄安新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国家战略规划区域建设,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西安交通大学简介: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坚持“求实学、务实业”办学宗旨,强调“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办学目标。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为抵御外侮,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师生积极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争,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2000年至今,学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基地与人才专项等重大项目数百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承担国家级社科重大科研项目53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36项,与政府、企业等共建31个高端智库,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