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高考物理类630分左右(628分、629分、630分、631分、63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宁夏理科考生63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宁夏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宁夏高考分数线,宁夏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32分。宁夏理科63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宁夏高考63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宁夏物理类63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复旦大学(核专业)(最低632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631分)、哈尔滨工业大学(最低626分)、中国人民大学(最低625分)、北京理工大学(最低624分)。
二:宁夏物理类63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0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宁夏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3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25名到第133名,共有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宁夏物理类63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公办 | 632 | 121 | 本一 |
2 | 复旦大学(核专业) | 公办 | 632 | 121 | 本一 |
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公办 | 631 | 124 | 本一 |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公办 | 626 | 158 | 本一 |
5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办 | 625 | 164 | 本一 |
6 | 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624 | 174 | 本一 |
7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公办 | 620 | 205 | 本一 |
8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办 | 612 | 304 | 本一 |
9 | 同济大学 | 公办 | 607 | 355 | 本一 |
10 | 东南大学 | 公办 | 607 | 355 | 本一 |
以上“2025年宁夏高考物理类63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宁夏录取线都在630分左右(共有10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宁夏物理类63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北京大学医学部简介:
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处北京市海淀区,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医学校。1996年,通过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项目论证。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并,同年启动“985”计划,随着与校本部的深度融合发展,医学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在“双一流”建设支持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北大医学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学科覆盖医学门类中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技术、中西医结合以及理学、工学、教育学、哲学、文学等门类的部分学科。教学贯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继续教育全过程。现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
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住所地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学校秉持“强精优特”学科建设理念,坚持扬工强理重交叉,形成了优势特色学科、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支撑学科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
同济大学简介:
同济的100年,是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100年;
学校长期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国内桥梁与隧道、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水环境治理、抗震救灾、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会、崇明生态岛、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正朝着年产值千亿级的目标迈进,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