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广东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2025-03-07 10:06:25

广东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78所。在本省,有13所高校开设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东工业大学;而在省外,有67所高校面向广东省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大学。

广东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广东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东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广东本省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东工业大学(584分)、广州大学(576分)、汕头大学(564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555分)、东莞理工学院(542分)、广州城市理工学院(487分)、广州新华学院(482分)、广东白云学院(467分)、东莞城市学院(464分)、广州理工学院(45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广东工业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584
2广州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576
3汕头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564
4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555
5东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555
6东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549
7东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542
8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87
9广州新华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82
10广东白云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67
11东莞城市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64
12广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56
13广东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48

2、广东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东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大学(630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4分)、西南交通大学(622分)、苏州大学(620分)、东北大学(620分)、山东大学(威海)(616分)、哈尔滨工程大学(615分)、河海大学(611分)、西南大学(609分)、安徽大学(59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湖南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630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624
3西南交通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622
4苏州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620
5东北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620
6山东大学(威海)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616
7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615
8河海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611
9西南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609
10安徽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596
...
58南宁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84
59南昌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84
60上海建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83
61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82
62齐鲁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79
63天津仁爱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78
64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78
65南通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78
66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72
67山东英才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471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东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广州大学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和新农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港澳台交流与合作。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92%,攻读硕博生学位留学生占在校留学生总数的57%。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并于2022年9月正式开学。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23所,分布于全球18个国家的21个主要城市;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相继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中澳韧性材料与结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平台16个;获批“土木工程新型复合材料与复合结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个;土木工程、天文信息技术等2个专业分别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项目”。分别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帕多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联合培养等项目80多个。

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信息类学科齐全、信息特色鲜明,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源于1937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58年多源汇流成立北京机械学院,1990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归机械电子工业部领导。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78年创建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隶属电子工业部,1997年合并成立新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正式合并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校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加快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3、南宁学院

南宁学院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于1985年创办的邕江大学,2009年,南宁市政府委托南宁威宁集团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办学,成为共同举办者,双方在章程中明确不从办学中获取经济回报;2011年,合作共建的新校区投入使用;201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南宁学院。学校设有专业二级学院10个,开办本科专业38个,覆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教育学等5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21862人,其中本科生21474人。

【应用研究】学校重视开展应用研究工作。建有科研平台20个,其中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平台3个,市厅级平台3个;2021-2022年,学校获纵向项目立项178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5项、市厅级项目148项、县局级项目5项)、横向科研项目255项,进校科研经费分别达3055.02万元、3909.11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197篇;授权发明专利90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6件,授权外观设计专利30件;参编团体标准2项;8篇信息报告被市厅级以上单位采用;专利成果转化91件。在2022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中,南宁学院位列第29位,获“目前处于最佳科研生态位的民办本科院校”的评价。

相关推荐: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