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供应链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供应链管理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0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供应链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安徽师范大学;而在省外,有15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供应链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一、安徽供应链管理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供应链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安徽供应链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安徽本省开设供应链管理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安徽师范大学(542分)、安徽财经大学(526分)、合肥学院(514分)、蚌埠学院(481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45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安徽师范大学 | 供应链管理 | 本一批 | 542 |
2 | 安徽财经大学 | 供应链管理 | 本一批 | 526 |
3 | 合肥学院 | 供应链管理 | 本一批 | 514 |
4 | 蚌埠学院 | 供应链管理 | 本二批 | 481 |
5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供应链管理 | 本二批 | 453 |
2、安徽供应链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供应链管理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11分)、大连海事大学(588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568分)、广东财经大学(544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520分)、河南工业大学(510分)、华北科技学院(472分)、武夷学院(466分)、河北金融学院(465分)、福建商学院(45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供应链管理 | 本一批 | 611 |
2 | 大连海事大学 | 供应链管理 | 本一批 | 588 |
3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供应链管理 | 本一批 | 568 |
4 | 广东财经大学 | 供应链管理 | 本一批 | 544 |
5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供应链管理 | 本一批 | 520 |
6 | 河南工业大学 | 供应链管理 | 本一批 | 510 |
7 | 华北科技学院 | 供应链管理 | 本二批 | 472 |
8 | 武夷学院 | 供应链管理 | 本二批 | 466 |
9 | 河北金融学院 | 供应链管理 | 本二批 | 465 |
10 | 福建商学院 | 供应链管理 | 本二批 | 456 |
11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供应链管理 | 本二批 | 455 |
12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 供应链管理 | 本二批 | 454 |
13 | 无锡太湖学院 | 供应链管理 | 本二批 | 439 |
14 | 厦门华厦学院 | 供应链管理 | 本二批 | 439 |
15 |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 供应链管理 | 本二批 | 43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供应链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安徽招生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大学简介
1、蚌埠学院
蚌埠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起源于1950年的蚌埠师范学校,创办高等教育始于1978年,2007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教育学院、蚌埠职工大学合并成立。学校于2019年获批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为安徽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持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和服务社会平台。与匈牙利、美国、韩国、爱尔兰、意大利、乌克兰、泰国等国家的12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以匈牙利为“一校一国”深耕国家,与丰原集团共建有面向匈牙利产业布局的“丰原海外工程师学院”,“中匈教育文化交流活动”获得各界好评。学校是全国101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示范建设高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征兵工作标兵单位、绿色校园等。学校还是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蚌埠分中心、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安徽省教育厅农民工培训重点院校。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工业报》报道了学校党建和事业发展成效。
2、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农学、医学、法学和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建于1956年,前身分别是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郑州机器制造学校。中央粮食干部学校诞生于北京,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粮食类院校,1960年迁至郑州,相继更名为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郑州机器制造学校,相继更名为郑州机械专科学校、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机电部、机械部。1998年,两校转为河南省管理,2004年,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约共建高校。2012年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作为第二单位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2022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科领域优先发展”规划高校。
现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中国粮食博物馆预博馆;是国家粮食行业郑州培训基地和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3亿元,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145台(套);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拥有纸质图书286.2万册,电子图书110.5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共43个,自建粮油食品、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2个专题特色数据库;《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档案馆是河南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认证特级档案馆。先进、齐全的教学科研设施,优雅宜人的校园环境,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基础。
3、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保定市,是河北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是河北省优先发展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5.学科专业:开设有1个专业硕士培养项目、41个本科专业。现有省级重点(发展)学科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形成了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为主体,文、法、理、工为支撑,新财经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