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90所。在本省,有7所高校开设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西大学;而在省外,有84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太原理工大学。
一、广西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西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广西本省开设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西大学(533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16分)、广西科技大学(471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429分)、玉林师范学院(41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西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 | 533 |
2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 | 516 |
3 | 广西科技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471 |
4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429 |
5 | 玉林师范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417 |
6 | 梧州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408 |
7 |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347 |
2、广西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西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8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太原理工大学(568分)、上海电力大学(565分)、河北工业大学(559分)、江苏大学(556分)、南京林业大学(548分)、华东交通大学(547分)、武汉工程大学(541分)、东北林业大学(540分)、湖南科技大学(537分)、苏州科技大学(53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太原理工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 | 568 |
2 | 上海电力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 | 565 |
3 | 河北工业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 | 559 |
4 | 江苏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 | 556 |
5 | 南京林业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 | 548 |
6 | 华东交通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 | 547 |
7 | 武汉工程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 | 541 |
8 | 东北林业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 | 540 |
9 | 湖南科技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 | 537 |
10 | 苏州科技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 | 533 | ... |
75 |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363 |
76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362 |
77 | 汉口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360 |
78 | 无锡太湖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357 |
79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357 |
80 | 广东理工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357 |
81 | 广东科技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356 |
82 | 东莞城市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352 |
83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351 |
84 | 上海杉达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二批 | 34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西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创办于1979年,曾隶属于国家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4月,学校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5年12月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888人,其中本科生20857人。
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现有1个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1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桂林市重点实验室、12个校级科研平台、1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获批自治区科技创新合作基地、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自治区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单位。近三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7项,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158项,横向项目44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54篇,其中国内外权威期刊733篇;获知识产权授权934项;获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
2、重庆理工大学
抗战烽火淬炼,兵工血脉浸润。重庆理工大学诞生于1940年,前身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对外称士继公学),曾是享誉国内的“兵工七子”之一,现为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也是西南地区唯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创新发展,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8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多个科技服务平台,是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95项;累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400多项,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9项、国家发明专利1200余项,专利转化合同金额连续2年位列全国高校50强,主办高水平中英文期刊6种,打造了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等多项行业品牌会议。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重庆数控机床研究院等2个项目入驻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入选优先建设项目。以纳米时栅精密位移测量理论及技术为标志的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纳米时栅相关技术成果实现了我国精密位移测量技术及器件的自主可控,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誉为“中国精度”的代表之一,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精彩亮相。
3、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5个学院,5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交叉学科等 9 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工程科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现拥有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