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湖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2025-03-27 19:58:52

湖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7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长沙理工大学;而在省外,有16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安交通大学。

湖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湖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湖南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长沙理工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9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长沙理工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571
2长沙理工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564
3长沙理工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559

2、湖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南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安交通大学(654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25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611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605分)、西南石油大学(578分)、北方工业大学(576分)、江苏大学(575分)、三峡大学(575分)、南京工程学院(561分)、山东科技大学(55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西安交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654
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625
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611
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605
5西南石油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578
6北方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576
7江苏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575
8三峡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575
9南京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561
10山东科技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554
11石河子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551
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549
13陕西科技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546
14河南理工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522
15宁波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489
16辽宁科技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批486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南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交叉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300余人,副高职称62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3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30余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和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芙蓉学者”等省部级人才440余人。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以清华大学化工系、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了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部分师资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学校一校两地办学,北京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占地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被誉为“石油之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占地7000余亩。

学科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学校坚持“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学科建设思路,构建了能源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一流学科引领、骨干学科和基础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学科、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在油气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形成明显优势,在碳中和工程与技术、油气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布局清洁低碳智能学科群。工程学、化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8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地球科学进入1‰。

3、北方工业大学

学校创立于1946年,前身是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5年更为现名,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工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在7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工业报国、工业兴国、工业强国”精神,投身于新中国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和先进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步入新时代,学校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开启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650人,其中本科生12065人、研究生3425人、留学生333人、二学位160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3600多人。

相关推荐: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