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山西招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6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北大学;而在省外,有32所高校面向山西省招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苏州大学。
一、山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山西省招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山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山西本省开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北大学(506分)、山西大同大学(444分)、太原工业学院(44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北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一批 | 506 |
2 | 山西大同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二批 | 444 |
3 | 太原工业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二批 | 442 |
4 | 太原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二批 | 396 |
2、山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山西招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苏州大学(590分)、南京邮电大学(585分)、中国矿业大学(572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565分)、湘潭大学(557分)、西安邮电大学(549分)、南京工业大学(549分)、西南石油大学(530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521分)、长春理工大学(51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苏州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一批 | 590 |
2 | 南京邮电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一批 | 585 |
3 | 中国矿业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一批 | 572 |
4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一批 | 565 |
5 | 湘潭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一批 | 557 |
6 | 西安邮电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一批 | 549 |
7 | 南京工业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一批 | 549 |
8 | 西南石油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一批 | 530 |
9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一批 | 521 |
10 | 长春理工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一批 | 516 | ... |
23 | 湖南工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二批 | 443 |
24 | 长江师范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二批 | 442 |
25 | 西安航空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二批 | 441 |
26 | 安徽工程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二批 | 436 |
27 | 新余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二批 | 426 |
28 | 安徽科技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二批 | 418 |
29 | 河南工程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二批 | 418 |
30 |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二批C | 386 |
31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二批C | 385 |
32 | 厦门工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二批C | 35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山西省招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山西招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大学简介
1、太原学院
太原学院前身为2002年12月由原太原大学、太原师范学校、太原市教育学院合并而成的新太原大学。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太原学院。学院于2017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22年成为首批山西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学院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太原市人民政府管理,山西省教育厅进行业务指导。
学院现有实验实训室175个、实验实训楼2栋,实验实训场所使用面积2.54万平方米。学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职业资格考试等活动。2021年学院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46项,共获得209个奖项,省级以上奖励602人次,国家级奖励72人次。2022年1-5月,学院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共计申请202项,立项13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20项,省级项目立项47项。
2、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创业双50强高校”,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拥有5个博士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硕士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4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
3、安阳工学院
安阳工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河南省安阳市。安阳位于晋冀豫交汇处,西依太行、东临沃野、南望河洛、北联京畿,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贯穿南北,长兖铁路、南长高速公路横跨东西。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发祥地、岳飞故里,是曹操高陵、人工天河红旗渠和中国文字博物馆所在地,文化底蕴深厚。
稳步推进学科建设。现有“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省重点实验室、中原学者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及省级大学科技园等2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110余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9项,年科研经费达到近8000万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