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湖北法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2025-03-24 15:43:43

湖北法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北招生法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1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法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而在省外,有15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法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厦门大学。

湖北法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湖北法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法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北法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湖北本省开设法学类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05组)(601分)、华中师范大学(594分)、武汉理工大学(588分)、武汉科技大学(570分)、武汉工程大学(第01组)(563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05组)法学类本科批601
2华中师范大学法学类本科批594
3武汉理工大学法学类本科批588
4武汉科技大学法学类本科批570
5武汉工程大学(第01组)法学类本科批563
6长江大学(第01组)法学类本科批536

2、湖北法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北招生法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厦门大学(623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13分)、山东大学(613分)、中南大学(609分)、华南理工大学(607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605分)、中央民族大学(第02组)(603分)、安徽大学(589分)、南昌大学(585分)、湘潭大学(582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厦门大学法学类本科批623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类本科批613
3山东大学法学类本科批613
4中南大学法学类本科批609
5华南理工大学法学类本科批607
6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类本科批605
7中央民族大学(第02组)法学类本科批603
8安徽大学法学类本科批589
9南昌大学法学类本科批585
10湘潭大学法学类本科批582
11浙江工商大学法学类本科批581
12重庆邮电大学法学类本科批572
13天津科技大学(第01组)法学类本科批561
14西南科技大学(第01组)法学类本科批545
15河南科技大学(第01组)法学类本科批541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北省招生法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北招生法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和湖北省“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34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10多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260余项。2007年以来获得19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

2、中南大学

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设有31个二级学院,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和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长沙医院、附属株洲医院、附属常德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3、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彰显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近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立项数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其中202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8项,居全国第28位;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收藏徽州文书近8万件,牵头成立省高校创新联盟,协同省内高校成立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文献等分中心,引领带动全省高校徽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5项;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建成战国竹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安大简”首期成果成书目前最早《诗经》版本,发布二期最新研究成果《论语》中两篇重要文献;《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家单位一同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书》填补相关领域重大空白。学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39所)。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