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山西招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8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山西农业大学;而在省外,有23所高校面向山西省招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南交通大学。
一、山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山西省招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山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山西本省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山西农业大学(471分)、山西大同大学(457分)、忻州师范学院(396分)、山西电子科技学院(365分)、山西晋中理工学院(36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山西农业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71 |
2 | 山西大同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57 |
3 | 忻州师范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96 |
4 |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C | 365 |
5 |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C | 361 |
2、山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山西招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南交通大学(594分)、北京林业大学(579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577分)、湖南师范大学(567分)、华南农业大学(555分)、河南大学(545分)、长春理工大学(523分)、天津师范大学(516分)、温州大学(509分)、湖南科技大学(50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南交通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94 |
2 | 北京林业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79 |
3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77 |
4 | 湖南师范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67 |
5 | 华南农业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55 |
6 | 河南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45 |
7 | 长春理工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23 |
8 | 天津师范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16 |
9 | 温州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09 |
10 | 湖南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07 | ... |
14 | 河南农业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73 |
15 | 山东农业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71 |
16 | 吉林农业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66 |
17 | 重庆文理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62 |
18 | 吉林建筑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51 |
19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29 |
20 | 黑河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15 |
21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C | 392 |
22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C | 382 |
23 |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C | 34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山西省招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山西招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简介
1、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筹建,2006年正式挂牌成立。2016年入选山西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2017年成为山西省唯一的厅市共建高校,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成为山西省首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建设高层次服务社会体系。主动融入山西“两个转型”发展格局,深化实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构建校地人才教育科技共同体,建立校地对接机制,联合大同市出台市校深度融合发展工作项目清单,积极融入大同“对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发展战略。聚焦山西省、大同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云冈学、碳基新材料等服务行业产业创新学科群。提升产教协同育人能级,获批4个省级产业学院,形成现代产业学院由点及面建设格局;与人民网、华为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山西省文物局、山西云时代等36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坚持开门办学,大力开展咨询服务,加强人才联合培养,启用全省高校唯一的VUE国际认证考试中心,以责任担当与实际行动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 1952年院系调整
3、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原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艺、教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肯塔基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荷兰应用科技大学、拉德堡德大学,比利时列日大学,俄罗斯彼尔姆国立大学,希腊雅典农业大学,斯洛伐克农业大学,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加纳海岸角大学,多哥洛美大学,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韩国国立济州大学,日本山口大学,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等70余所国(境)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