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9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而在省外,有7所高校面向广东省招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广东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东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广东本省开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东技术师范大学(443分)、东莞城市学院(46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本科批 | 525 |
2 | 东莞城市学院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本科批 | 464 |
3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本科批 | 443 |
2、广东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东招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63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559分)、华东交通大学(551分)、天津城建大学(522分)、哈尔滨学院(49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本科批 | 563 |
2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本科批 | 559 |
3 | 华东交通大学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本科批 | 551 |
4 | 天津城建大学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本科批 | 522 |
5 | 哈尔滨学院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本科批 | 497 |
6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本科批 | 490 |
7 | 四川旅游学院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本科批 | 48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东招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大学简介
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服务产业,引领职教,构建“技术+师范”发展新格局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民族学、教育学、电子信息3大学科高峰,ESI工程科学学科全球排名前1%;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9大主要学科门类,有民族学、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教育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会计、新闻与传播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和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职教专硕”)教育试点单位,有32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80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00余人。
2、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50多年来,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内涵特色发展,以特色塑优势,聚优势创一流,围绕交通特色,轨道核心,全力服务轨道交通大行业与地方发展大产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华东交大人将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昂扬斗志,铁心铸忠诚、铁血报家国、铁肩担使命、铁手创大业,大力弘扬“火车头”精神,塑造“新铁军”形象,做新时代的铁人铁军,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奋力建设行业标杆、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全球知名的特色高水平大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华交力量!
3、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天津大学第四分校,依托天津大学开办本科教育;1979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
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显著增加。学校高层次人才数量持续提升,其中国家级工程项目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3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7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4人、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3人、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1人。拥有6支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支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天津市“项目+团队”创新类B级团队、1支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1支天津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团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