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重庆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2025-02-26 17:26:26

重庆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重庆招生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4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广播电视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重庆文理学院;而在省外,有22所高校面向重庆市招生广播电视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海大学。

重庆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重庆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重庆市招生广播电视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重庆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重庆本省开设广播电视学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重庆文理学院(482分)、重庆三峡学院(47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重庆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本科482
2重庆三峡学院广播电视学本科474

2、重庆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重庆招生广播电视学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海大学(565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61分)、云南大学(552分)、上海政法学院(541分)、浙江传媒学院(541分)、四川师范大学(536分)、天津财经大学(531分)、成都大学(518分)、苏州科技大学(506分)、西南科技大学(50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河海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565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播电视学本科561
3云南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552
4上海政法学院广播电视学本科541
5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本科541
6四川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536
7天津财经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531
8成都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518
9苏州科技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506
10西南科技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506
...
13河南工业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498
14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492
15陕西理工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489
16郑州师范学院广播电视学本科478
17河西学院广播电视学本科470
18喀什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470
19伊犁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469
20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广播电视学本科466
21四川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本科465
22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广播电视学本科459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重庆市招生广播电视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重庆招生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199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被重庆市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积极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与美国、英国等多所国外大学,与德国BSK、印尼国际日报等多家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与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国内大学,与多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2、上海政法学院

学校始建于1984年,历经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法学院等办学阶段。1993年起招收普通本科生,199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在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上海政法学院。2014年11月,学校划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管理,并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司法局共建。1956年,司法部在上海成立法律学校,1960年停办。1982年恢复建制,成立上海市司法学校、上海市司法干部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2008年,上海市司法学校整建制并入上海政法学院。

学校设有法律学院(调解学院)、经济法学院(丝绸之路律师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警务学院(司法鉴定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和体育部等教学部门。

3、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以南开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基础组建,并汇聚了一批华北、东北高校经济管理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校园占地近1400亩,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干,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也是天津市属重点大学和我国北方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强有组织科研。努力发挥智库作用,主动对接国家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开展密切合作。

相关推荐:

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