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云南招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1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云南大学;而在省外,有55所高校面向云南省招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苏州大学。
一、云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云南省招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云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云南本省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云南大学(574分)、昆明理工大学(537分)、云南财经大学(502分)、楚雄师范学院(448分)、普洱学院(43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云南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一批 | 574 |
2 | 昆明理工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一批 | 537 |
3 | 云南财经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一批 | 502 |
4 | 楚雄师范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二批 | 448 |
5 | 普洱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二批 | 436 |
6 | 曲靖师范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二批 | 432 |
2、云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云南招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苏州大学(605分)、中央民族大学(595分)、深圳大学(592分)、南京邮电大学(589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83分)、湖南师范大学(582分)、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海南办学点)(578分)、华中农业大学(574分)、太原理工大学(567分)、西南石油大学(56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苏州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一批 | 605 |
2 | 中央民族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一批 | 595 |
3 | 深圳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一批 | 592 |
4 | 南京邮电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一批 | 589 |
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一批 | 583 |
6 | 湖南师范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一批 | 582 |
7 |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海南办学点)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一批 | 578 |
8 | 华中农业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一批 | 574 |
9 | 太原理工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一批 | 567 |
10 | 西南石油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一批 | 563 | ... |
46 | 山西财经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二批 | 461 |
47 | 新疆师范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二批 | 456 |
48 | 渤海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二批 | 456 |
49 | 宝鸡文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二批 | 456 |
50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二批 | 455 |
51 | 岭南师范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二批 | 450 |
52 | 太原师范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二批 | 449 |
53 | 廊坊师范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二批 | 440 |
54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二批 | 409 |
55 | 闽南理工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二批 | 39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云南省招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云南招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云南财经大学
【办学历程】云南财经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云南省财政干部学校;1979年开办财贸大专班,招收大专生;1981年成立云南财贸学院,开始全日制本科教育;1998年合并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6年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4年获得首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在云南省昆明市办学,设有龙泉路校区和安宁校区,共占地2133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经过70余年发展,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教育有机衔接,兼有留学生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等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科学研究】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现有藏书200余万册、电子图书190余万种。“十三五”以来,积极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累计建成各类研究平台、团队41个。标志性科研成果年年均有突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共计承担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2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8项、省部级课题231项、横向课题674项,获科研经费2.57亿元。科研成绩显著,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1002篇,SCI、SSCI、EI检索收录论文816篇,出版著作656部。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9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24项),云南省社会科学奖1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
2、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校园环境得天独厚。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坐拥狮子山,三面环湖,拥有5平方公里山水校园,9公里浪漫湖岸线,10公里“林中路”,6.6公里湖光绿道,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景面文心、情境交融的校园风貌引人入胜。
3、南华大学
南华大学由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于2000年3月合并组建,2002年10月,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中南工学院的前身是1959年创办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衡阳医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湖南省衡阳医学院。学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
学校8所直属型附属医院分布在衡阳和长沙,其中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南华医院、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附属妇幼保健院、附属职业病防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附属第七医院是全国首家转隶高校的省级荣军优抚医院。附属医院共有职工近1.3万人,临床教师3000余人;共开放床位10000余张,年门急诊量约600万人次,年手术量超过16万台次。学校获批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依托建设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