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大学有哪些
在最新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三个档次,全国一共有9所学校上榜!
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第二档(B+级):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第三档(B级):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二、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2025最新)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和厦门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 | 开设院校 | 地区 | 专业 | 评级 |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A+ |
2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A+ |
3 | 厦门大学 | 厦门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B+ |
4 | 暨南大学 | 广州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B+ |
5 | 山东大学 | 济南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B+ |
6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B |
7 | 外交学院 | 北京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B |
8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重庆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B |
9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西安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B |
共9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三、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大学排名前三的大学简介
NO1、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中国人民大学以“独树一帜的人文社会科学”为学科整体建设目标,致力于构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卓越的基础学科、顶尖的社科学科、创新的交叉学科”学科布局。目前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6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1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在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获评A类学科的总数共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价中,学校14个一流学科表现优异,继续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理工学科按照“卓越的基础学科”定位不断优化布局并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学校创新交叉学科发展。
NO2、中国传媒大学(排名第二)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进入新时代,学校党委励精图治,以系统化思维改革创新,以全新理念对学校进行战略性综合布局,统筹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学校面貌、师生风貌焕然一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以管理质量、教育质量、工程质量“三质量”提升为统领,秉持“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中传特色育人模式,传承弘扬“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中传文化基因,实施“五个一流”(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毕业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NO3、厦门大学(排名第三)
厦门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B+。
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33个学院(直属系)和16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设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自主设置二级交叉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22年,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共6个学科入选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