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招生代码6705)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江西省专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38人,包含8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软件技术(8人,三年制)、轮机工程技术(4人,三年制)、航海技术(4人,三年制);【历史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港口与航运管理(3人,三年制)、轮机工程技术(3人,三年制)、航海技术(3人,三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4江西省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专科批: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专科批】共计划招收21人,涉及5个专科专业。其中软件技术(8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港口与航运管理(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江西 | 物+不限 | 专科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 3 | 三 |
江西 | 物+不限 | 专科 | 软件技术(办学地点:清远校区) | 8 | 三 |
江西 | 物+不限 | 专科 | 航海技术 | 4 | 三 |
江西 | 物+不限 | 专科 | 轮机工程技术 | 4 | 三 |
江西 | 物+不限 | 专科 | 港口与航运管理 | 2 | 三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4江西省招生计划表(历史类)
专科批: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专科批】共计划招收17人,涉及6个专科专业。其中港口与航运管理(3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大数据与会计(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江西 | 史+不限 | 专科 | 现代物流管理(办学地点:清远校区) | 3 | 三 |
江西 | 史+不限 | 专科 | 连锁经营与管理(办学地点:清远校区) | 3 | 三 |
江西 | 史+不限 | 专科 | 大数据与会计 | 2 | 三 |
江西 | 史+不限 | 专科 | 航海技术 | 3 | 三 |
江西 | 史+不限 | 专科 | 轮机工程技术 | 3 | 三 |
江西 | 史+不限 | 专科 | 港口与航运管理 | 3 | 三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江西招生吗等情况,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发布为准!
附: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广东交通学校和1960年成立的广东省航运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7月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整建制划转广东省教育厅管理。2022年10月,广东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科技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并入学院。
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获国家级重点专业23个,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专业群3个、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7个;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建成国家级课程7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精品课程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在线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53门;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9个;建成国家级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11部。学院拥有260个设备先进的一体化多功能校内实训教学场所,56个政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582家紧密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基地1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基地(或公共实训中心)4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1个。在产教融合方面,建有产业学院7个,其中省高职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3个,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基地项目——现代交通综合实训基地1个,共6个产教融合实训中心,设备值5000余万元,协同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立项广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9个,共建产教融合型企业66个。在师资队伍方面,高级职称占比超40.5%,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85.5%,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团队1支、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拥有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2人、广东省教学名师5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全国物流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6人、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广东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1个。在科技服务方面,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获批成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建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协同创新中心4个、广东省科技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团队)13个,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4项;2018年以来授权知识产权640项,其中发明专利55项,专利成果转化17件;主编专业标准、行业规范5部,发表SCI/EI等收录及核心期刊论文161篇。在竞赛方面,近5年来,教师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57项;学生在国际技能竞赛中获奖3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0项、“互联网+”获奖1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获奖1项、省级218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