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化工大学在云南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北京化工大学(在云南招生代码1110)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云南省本一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68人,包含11个专业。其中【理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工科试验班(18人,四年制)、理科试验班(12人,四年制)、自动化类(10人,四年制);【文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工商管理类(6人,四年制)、英语(3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北京化工大学2024云南省招生计划表(理科)
本科批:北京化工大学在云南【本科批】共计划招收59人,涉及9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试验班(18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生物工程(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工科试验班(宏德书院)(包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专业校区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昌平校区 | 2 | 四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化学(基础拔尖)内设1个化学(基础拔尖班)和1个化学(优培计划),专业校区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昌平校区 | 1 | 四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工科试验班(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包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区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昌平校区 | 10 | 四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自动化类(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包含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校区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昌平校区 | 10 | 四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校区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昌平校区 | 6 | 四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包含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应用物理学)昌平校区 | 7 | 四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大数据双学士学位)化学工程与工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专业校区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昌平校区) | 2 | 四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生物工程(生工、大数据双学士学位)生物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专业校区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昌平校区 | 2 | 四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化学(化学、生工双学士学位)化学-生物工程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专业校区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昌平校区 | 2 | 四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大数据双学士学位)木材料科学与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专业校区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昌平校区) | 2 | 四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工科试验班(先进材料)(包含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专业校区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昌平校区 | 6 | 四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理科试验班(绿色化学)(包含专业应用化学、能源化学、资源化学,专业校区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昌平校区 | 5 | 四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包含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写贸易、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法学七个专业) | 4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北京化工大学2024云南省招生计划表(文科)
本科批:北京化工大学在云南【本科批】共计划招收9人,涉及2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类(6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英语(3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云南 | 文科 | 本一 | 工商管理类(新文科经管法)(包含专业财务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学) | 6 | 四 |
云南 | 文科 | 本一 | 英语 | 3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云南招生吗等情况,以北京化工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北京化工大学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01年以来,学校有32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获批化工领域全国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拥有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尖端科技领域。2022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突破10亿元,获国内专利授权622项,国外专利15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