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工业大学在重庆市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安徽工业大学(在重庆招生代码3403)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重庆市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30人,包含18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应用化学(2人,四年制)、冶金工程(2人,四年制)、英语(2人,四年制);【历史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2人,四年制)、金融学(1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安徽工业大学2024重庆市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本科批:安徽工业大学在重庆【本科批】共计划招收27人,涉及16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化学(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1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重庆 | 物+不限 | 本科 | 工程造价(办学地点秀山校区) | 2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1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1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办学地点秀山校区) | 2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软件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1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土木工程(办学地点秀山校区) | 2 | 四 |
重庆 | 物+不限 | 本科 | 英语(只招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冶金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应用化学(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2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自动化(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安徽工业大学2024重庆市招生计划表(历史类)
本科批:安徽工业大学在重庆【本科批】共计划招收3人,涉及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金融学(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重庆 | 史+不限 | 本科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 | 四 |
重庆 | 史+不限 | 本科 | 金融学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重庆招生吗等情况,以安徽工业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安徽工业大学简介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2548.72亩,现有佳山、秀山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91.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79亿元,馆藏纸质文献205.25万册,可用数据库资源139个。现有教职工218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22人、副高级职称5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9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8%)。全日制本科生26852人(其中专升本学生数为1996人),各类研究生4595人,留学生281人,宝钢、中天班学生285人,各类继续教育在籍生9698人。设17个教学院部,65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品牌)、综合改革试点、振兴计划专业47个。14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和住建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位居省属高校首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