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潭大学在新疆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湘潭大学(在新疆招生代码1406)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新疆本一、本一(单列类外语)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85人,包含34个专业。其中【理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土木工程(5人,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人,四年制)、化学(3人,四年制);【文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文化产业管理(3人,四年制)、工商管理(3人,四年制)、新闻学(3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湘潭大学2024新疆招生计划表(理科)
本科批:湘潭大学在新疆【本科批】共计划招收59人,涉及23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5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电子商务(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土木工程 | 5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化学 | 3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3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3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智能制造工程 | 3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3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测绘工程 | 3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环境工程 | 3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知识产权 | 2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物理学 | 2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能源化学 | 2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工业设计 | 2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电子信息工程 | 2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通信工程 | 2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自动化 | 2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软件工程 | 2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安全工程 | 2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 | 四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电子商务 | 2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湘潭大学2024新疆招生计划表(文科)
本科批:湘潭大学在新疆【本科批】共计划招收26人,涉及12个本科专业。其中文化产业管理(3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人力资源管理(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新闻学 | 3 | 四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经济学 | 2 | 四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 | 四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法学 | 2 | 四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财务管理 | 2 | 四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档案学 | 2 | 四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人力资源管理 | 1 | 四 |
新疆 | 文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工商管理 | 3 | 四 |
新疆 | 文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文化产业管理 | 3 | 四 |
新疆 | 文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社会学 | 2 | 四 |
新疆 | 文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行政管理 | 2 | 四 |
新疆 | 文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旅游管理 | 2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新疆招生吗等情况,以湘潭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湘潭大学简介
建校以来,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国内为数不多同时进入THE、USNEWS等权威国际大学排行榜的地方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8264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0167人。拥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国家“英才计划”实施单位、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近31万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