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方工业大学在福建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北方工业大学(在福建招生代码2285、2286)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福建省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35人,包含20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人,四年制)、电子信息工程(3人,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人,四年制);【历史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建筑学(2人,五年制)、英语(2人,四年制)、法学(2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北方工业大学2024福建省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本科批:北方工业大学在福建【本科批】共计划招收26人,涉及14个本科专业。其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信息与计算科学(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1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统计学 | 2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创新实验班) | 1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 | 1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工业设计 | 1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1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 | 2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创新实验班) | 1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人工智能 | 2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自动化(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工业控制) | 1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数字媒体技术 | 2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智能建造 | 2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智慧交通 | 2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4+0模式,与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合作,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 | 1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4+0模式,与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合作,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 | 3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北方工业大学2024福建省招生计划表(历史类)
本科批:北方工业大学在福建【本科批】共计划招收9人,涉及6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学(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经济与金融(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福建 | 史+不限 | 本科 | 经济与金融 | 1 | 四 |
福建 | 史+不限 | 本科 | 法学 | 2 | 四 |
福建 | 史+不限 | 本科 | 英语(语种英语) | 2 | 四 |
福建 | 史+不限 | 本科 | 建筑学 | 1 | 五 |
福建 | 史+不限 | 本科 | 建筑学(海外交换) | 1 | 五 |
福建 | 史+不限 | 本科 | 风景园林 | 1 | 四 |
福建 | 史+不限 | 本科 | 会计学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福建招生吗等情况,以北方工业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北方工业大学简介
学校创立于1946年,前身是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5年更为现名,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工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在7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工业报国、工业兴国、工业强国”精神,投身于新中国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和先进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步入新时代,学校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开启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
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B层。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获批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电力电子工程学科进入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前400名,居北京市属高校首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通过教育部验收,学校整体达到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条件。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初步形成了涵盖“智能信息”“智能控制”“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的“智能+”的学科特色;打造了“城市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城市综合治理与智慧服务”的“城市治理”应用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