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京工程学院在山东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南京工程学院(在山东招生代码B276)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山东省1段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75人,包含25个专业。其中【综合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人,四年制)、机械类(5人,四年制)、软件工程(5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南京工程学院2024山东省招生计划表(综合类)
1段:南京工程学院在山东【1段】共计划招收75人,涉及25个1段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通信工程(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 | 5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功能材料) | 3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服务工程) | 4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机器人工程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3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配电工程)(适合男生报考) | 3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通信工程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建筑学 | 3 | 五 |
山东 | 物+化 | 1段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3 | 四 |
山东 | 不限 | 1段 | 会计学 | 3 | 四 |
山东 | 不限 | 1段 | 财务管理 | 3 | 四 |
山东 | 不限 | 1段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 | 四 |
山东 | 不限 | 1段 | 社会工作 | 2 | 四 |
山东 | 物 | 1段 | 工程造价 | 2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3+1”双学位培养模式) | 5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芬兰奥卢大学“4+0”双学位培养模式) | 5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芬兰奥卢大学“4+0”双学位培养模式) | 3 | 四 |
山东 | 物+化 | 1段 | 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芬兰奥卢大学“4+0”双学位培养模式) | 3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山东招生吗等情况,以南京工程学院官网发布为准!
附:南京工程学院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理事长单位。2011年,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科技应用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1111计划”,重点打造康尼机电、智能电网、智能装备、智能液压、能源、先进工业(军民融合)、人工智能、新材料、产业经济与创新管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等十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四合一”功能,探索了一条有别于“双一流”和技术技能型高校的应用型高校特色发展路径。学校科技服务社会贡献力显著提升,与校资企业上海主板上市公司“康尼机电”共建康尼机电产研院,攻克“轨道列车门”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完全国产化和知识产权自主化,帮助康尼公司实现年营收超35亿元,康尼门系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协同徐工集团解决起重机械行业难题,获江苏省科技一等奖2项,助力徐工起重机械全球领跑;依托南瑞继保等共建智能电网产研院,发起成立江苏智能电网产业联盟,8项成果在南瑞继保、国网江苏电力公司实现转化,产生数十亿元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江苏机械制造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作用,连续三年获省“科创江苏”评估考核第一等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