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理大学在四川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大理大学(在四川招生代码5307)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四川省本二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67人,包含25个专业。其中【理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临床医学(4人,五年制)、经济学(4人,四年制)、药学(3人,四年制);【文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旅游管理(4人,四年制)、汉语言文学(4人,四年制)、思想政治教育(2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大理大学2024四川省招生计划表(理科)
本科批:大理大学在四川【本科批】共计划招收39人,涉及17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4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生物科学(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临床医学(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录) | 4 | 五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口腔医学(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录) | 2 | 五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儿科学(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录) | 2 | 五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医学影像学(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录) | 2 | 五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眼视光医学(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录) | 2 | 五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护理学(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录) | 2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2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药学(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录) | 3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临床药学(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录) | 2 | 五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化学(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录) | 2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2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英语(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外语口试) | 2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录) | 2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 2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经济学 | 4 | 四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生物科学(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录) | 2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大理大学2024四川省招生计划表(文科)
本科批:大理大学在四川【本科批】共计划招收28人,涉及12个本科专业。其中旅游管理(4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护理学(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护理学(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录)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汉语言文学 | 4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新闻学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广告学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英语(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外语口试)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缅甸语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录)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小学教育(师范)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旅游管理 | 4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关系学)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经济学 | 2 | 四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2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四川招生吗等情况,以大理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大理大学简介
大理大学是省州共建的高等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大理医学院、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成大理学院,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大理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经过45年的办学积淀,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生物医药、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学科为优势,留学生教育为特色的综合大学,是云南省地处非省会城市办学高校中本科办学最早且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云南地方高校中的“领头雁”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巩固。
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及研究院,10所附属医院。现有72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2022年,在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48个参评专业获B类专业2个,C类专业40个,C类以上专业占参评专业的87.5%以上,专业质量评价指数为2.93,在全省非省会城市本科院校中居第1位。学校汇集了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40余人次。现有“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教育部科普基地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0余个,省部级创新团队20余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