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山西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山西招生代码2396)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山西省专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40人,包含11个专业。其中【理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5人,三年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5人,三年制)、环境工程技术(5人,三年制);【文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5人,三年制)、市场营销(2人,三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24山西省招生计划表(理科)
专科批: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山西【专科批】共计划招收33人,涉及9个专科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5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软件技术(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山西 | 理科 | 专科 | 环境工程技术(办学地点高明校区) | 5 | 三 |
山西 | 理科 | 专科 |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办学地点高明校区) | 3 | 三 |
山西 | 理科 | 专科 | 工业设计(办学地点高明校区) | 3 | 三 |
山西 | 理科 | 专科 | 现代纺织技术(办学地点高明校区) | 3 | 三 |
山西 | 理科 | 专科 | 纺织品设计(办学地点高明校区) | 3 | 三 |
山西 | 理科 | 专科 |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办学地点高明校区) | 4 | 三 |
山西 | 理科 | 专科 | 软件技术(办学地点高明校区) | 2 | 三 |
山西 | 理科 | 专科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办学地点南海校区) | 5 | 三 |
山西 | 理科 | 专科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办学地点南海校区) | 5 | 三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24山西省招生计划表(文科)
专科批: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山西【专科批】共计划招收7人,涉及2个专科专业。其中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5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市场营销(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山西 | 文科 | 专科 | 市场营销(办学地点高明校区) | 2 | 三 |
山西 | 文科 | 专科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办学地点南海校区) | 5 | 三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山西招生吗等情况,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发布为准!
附: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其前身为广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筹建于1984年,1985年正式招生,1993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升格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7月,与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集团办学(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官窑,原名广东省煤炭工业学校,1958年始建于广东韶关,1995年改名为广东省工业贸易学校。2004年规范为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的公办重点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该校正式成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一校三区办学布局正式形成。学校现有禅城、高明、南海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224亩,固定资产总值约超过8亿元,图书馆各类藏书达到80余万册。目前设有13院2部,即纺织学院、服装学院、轻工与材料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外语外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中职教育部。学校开设了49个招生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220多个,在校生近2万人。武书连2020中国高职高专专业大类排行榜上我校位居轻工纺织大类第一!
学校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学校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硕果累累,建立了广东省数字化纺织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数字化纺织服装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数字化纺织服装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等一批省级科研平台,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专项等科研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学校依托丰富的办学资源和深厚的行业背景,牵头组建广东纺织职业教育集团,打造产学研一体合作模式。学校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培训,累计完成社会培训约19.38万人次,助推广东纺织业转型升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