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珠海科技学院在黑龙江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珠海科技学院(在黑龙江招生代码3608)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黑龙江省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54人,包含26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制药工程(2人,四年制)、朝鲜语(2人,四年制)、广告学(2人,四年制);【历史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人力资源管理(2人,四年制)、会计学(2人,四年制)、市场营销(2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珠海科技学院2024黑龙江省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本科批:珠海科技学院在黑龙江【本科批】共计划招收38人,涉及19个本科专业。其中制药工程(2人),英语(2人)。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黑龙江 | 物+不限 | 本科 | 英语 | 2 | 四 |
黑龙江 | 物+不限 | 本科 | 日语 | 2 | 四 |
黑龙江 | 物+不限 | 本科 | 朝鲜语 | 2 | 四 |
黑龙江 | 物+不限 | 本科 | 广告学 | 2 | 四 |
黑龙江 | 物+不限 | 本科 | 建筑学 | 2 | 五 |
黑龙江 | 物+不限 | 本科 | 城乡规划 | 2 | 五 |
黑龙江 | 物+不限 | 本科 | 行政管理 | 2 | 四 |
黑龙江 | 物+化 | 本科 | 应用统计学 | 2 | 四 |
黑龙江 | 物+化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 | 四 |
黑龙江 | 物+化 | 本科 | 机械电子工程 | 2 | 四 |
黑龙江 | 物+化 | 本科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2 | 四 |
黑龙江 | 物+化 | 本科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2 | 四 |
黑龙江 | 物+化 | 本科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2 | 四 |
黑龙江 | 物+化 | 本科 | 自动化 | 2 | 四 |
黑龙江 | 物+化 | 本科 | 机器人工程 | 2 | 四 |
黑龙江 | 物+化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四 |
黑龙江 | 物+化 | 本科 | 软件工程 | 2 | 四 |
黑龙江 | 物+化 | 本科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2 | 四 |
黑龙江 | 物+化 | 本科 | 制药工程 | 2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珠海科技学院2024黑龙江省招生计划表(历史类)
本科批:珠海科技学院在黑龙江【本科批】共计划招收16人,涉及8个本科专业。其中人力资源管理(2人),学前教育(2人)。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黑龙江 | 史+不限 | 本科 | 学前教育(师范) | 2 | 四 |
黑龙江 | 史+不限 | 本科 | 汉语言文学 | 2 | 四 |
黑龙江 | 史+不限 | 本科 | 汉语国际教育 | 2 | 四 |
黑龙江 | 史+不限 | 本科 | 日语 | 2 | 四 |
黑龙江 | 史+不限 | 本科 | 商务英语 | 2 | 四 |
黑龙江 | 史+不限 | 本科 | 市场营销 | 2 | 四 |
黑龙江 | 史+不限 | 本科 | 会计学 | 2 | 四 |
黑龙江 | 史+不限 | 本科 | 人力资源管理 | 2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黑龙江招生吗等情况,以珠海科技学院官网发布为准!
附:珠海科技学院简介
珠海科技学院(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成立于2004年5月18日,2011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先后与吉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签订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协议,2021年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建校19年来,学校共为社会输送90000余名本科生、159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已发展成为全国有影响力、办学特色鲜明的民办本科高校,荣获“广东省文明校园”“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获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立项。转设前连续7年居于国内各大同类院校排行榜榜首,转设后以优异成绩居于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民办高校排行榜第二,连续三年蝉联广东省第一名,连续两年在广东省民办高校年度检查中获评“优秀”。
学校立足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化优质交流平台,目前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交流关系并开展实质性合作;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鼓励学生赴国(境)外学习深造,截至目前已选派3100多人次学生赴国(境)外留学、交流,已选派240多批次、500余人次教师赴国(境)外交流研修;大力培育特色项目,积极创新中外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与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对接,在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英语等5个专业组建“2+2”中外学分互认项目专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