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在辽宁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在辽宁招生代码1629)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辽宁省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50人,包含19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7人,四年制)、通信工程(5人,四年制)、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3人,四年制);【历史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物流管理(2人,四年制)、会计学(2人,四年制)、电子商务(1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24辽宁省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本科批: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在辽宁【本科批】共计划招收41人,涉及18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7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经济学(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辽宁 | 物+不限 | 本科 | 经济学 | 1 | 四 |
辽宁 | 物+不限 | 本科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 | 四 |
辽宁 | 物+不限 | 本科 | 社会工作 | 1 | 四 |
辽宁 | 物+化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 | 四 |
辽宁 | 物+化 | 本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 | 四 |
辽宁 | 物+化 | 本科 | 机械电子工程 | 2 | 四 |
辽宁 | 物+化 | 本科 | 工业设计 | 2 | 四 |
辽宁 | 物+化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 | 2 | 四 |
辽宁 | 物+化 | 本科 | 自动化 | 3 | 四 |
辽宁 | 物+化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四 |
辽宁 | 物+化 | 本科 | 网络工程 | 3 | 四 |
辽宁 | 物+化 | 本科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3 | 四 |
辽宁 | 物+化 | 本科 | 土木工程 | 2 | 四 |
辽宁 | 物+化 | 本科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2 | 四 |
辽宁 | 物+不限 | 本科 | 会计学 | 1 | 四 |
辽宁 | 物+不限 | 本科 | 物流管理 | 1 | 四 |
辽宁 | 物+不限 | 本科 | 电子商务 | 1 | 四 |
辽宁 | 物+化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圣马丁大学合作) | 5 | 四 |
辽宁 | 物+化 | 本科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航空航天大学合作) | 5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24辽宁省招生计划表(历史类)
本科批: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在辽宁【本科批】共计划招收9人,涉及7个本科专业。其中物流管理(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经济学(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经济学 | 1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社会工作 | 1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英语(外语语种为英语) | 1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会计学 | 2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物流管理 | 2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电子商务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辽宁招生吗等情况,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官网发布为准!
附: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简介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原华北航天工业学院)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单位,是河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学校、党建示范校、创新创业改革示范校,是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会长单位、航天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长单位。学校坐落在河北省廊坊市市区,始建于1978年,先后隶属于第八机械工业总局、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两弹一星”功勋、著名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为学校名誉校长。
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普通本科在校生14000余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3000余人。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6万余名,其中为航天系统输送近2万名毕业生,多次获得“航天人才贡献奖”和“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