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华理工大学在福建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东华理工大学(在福建招生代码2479、2480)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福建省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60人,包含17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土木类(8人,四年制)、测控技术与仪器(5人,四年制)、环境工程(4人,四年制);【历史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会计学(3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东华理工大学2024福建省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本科批:东华理工大学在福建【本科批】共计划招收57人,涉及16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类(8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3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通信工程 | 3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自动化 | 4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8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3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测绘工程 | 3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3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3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 | 2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核工程类(含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4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3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环境工程 | 4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要求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东华理工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学分互认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外语教学为英语,采取2+2模式(国内2年澳大利亚2年),四年均须向东华理工大学缴付相应普通类本科生学费,第三、第四年须向昆士兰大学缴纳约24万元(人民币)/年学费。 | 3 | 四 |
福建 | 物+化 | 本科 | 资源勘查工程(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要求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东华理工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学分互认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外语教学为英语,采取2+2模式(国内2年澳大利亚2年),四年均须向东华理工大学缴付相应普通类本科生学费,第三、第四年须向昆士兰大学缴纳约24万元(人民币)/年学费。 | 3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东华理工大学2024福建省招生计划表(历史类)
本科批:东华理工大学在福建【本科批】共计划招收3人,涉及1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学(3人),会计学(3人)。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福建 | 史+不限 | 本科 | 会计学(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要求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东华理工大学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学分互认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外语教学为英语,采取2+2模式(国内2年澳大利亚2年),四年均须向东华理工大学缴付相应普通类本科生学费,第三、第四年须向迪肯大学缴纳约20万元/年(人民币)的学费。 | 3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福建招生吗等情况,以东华理工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东华理工大学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府,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111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巴西、爱尔兰、波兰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学术联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金砖国家”创新行动计划,承办了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孔子学院,与俄罗斯联邦卫生部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并成立了“质谱科学与仪器俄罗斯研发中心”。积极开展科技援外项目,与柬埔寨农业部对接,促进科技成果境外转化。学校积极引进外国高端专家服务学校教学和科研,充分利用科研平台吸引港澳台青年学者前来工作,获批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国际杰青)计划、江西省首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先后有3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学生培养工作,来华留学生覆盖本、硕、博三个教育层次,同时学校接受外籍博士后进站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学校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合作项目(TC)承担单位和咨询专家派出单位,承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会议以及铀矿地质与核技术人员培训任务,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首届玛丽·斯科洛多夫斯卡·居里奖学金,为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