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华理工大学在湖北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东华理工大学(在湖北招生代码H31202、H31201)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湖北省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75人,包含26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土木类(5人,四年制)、核工程类(4人,四年制)、机械工程(4人,四年制);【历史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财务管理(3人,四年制)、会计学(3人,四年制)、市场营销(3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东华理工大学2024湖北省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本科批:东华理工大学在湖北【本科批】共计划招收66人,涉及23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类(5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地球物理学(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地球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3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机械工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4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4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复合材料与工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通信工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3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人工智能(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3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自动化(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4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3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网络空间安全(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3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土木类(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5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3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测绘工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3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遥感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勘查技术与工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资源勘查工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3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智能地球探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2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核工程类(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4 | 四 |
湖北 | 物+化 | 本科 | 环境工程(办学地点:南昌校区) | 3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东华理工大学2024湖北省招生计划表(历史类)
本科批:东华理工大学在湖北【本科批】共计划招收9人,涉及3个本科专业。其中财务管理(3人),市场营销(3人)。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湖北 | 史+不限 | 本科 | 市场营销(第1年在抚州校区就读,后3年在南昌校区就读) | 3 | 四 |
湖北 | 史+不限 | 本科 | 会计学(第1年在抚州校区就读,后3年在南昌校区就读) | 3 | 四 |
湖北 | 史+不限 | 本科 | 财务管理(第1年在抚州校区就读,后3年在南昌校区就读) | 3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湖北招生吗等情况,以东华理工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东华理工大学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府,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111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经过60余年的发展积淀,学校构建起以核学科为特色、以地学为优势的学科专业群,建成了以核燃料循环前端和后端为优势的全链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拥有我国核资源与环境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目前唯一一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核技术应用”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原子能机构参比实验室在内的30余个国家及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拥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6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