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5年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招生简章:各专业招生计划、招生人数及学费

2025-02-20 21:30:14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高考最新招生简章暂未公布,今年在各省具体招生计划:如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和各专业学费等请参考去年的数据,待官方发布后,本文会第一时间更新!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招生简章(计划)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扎根山西,面向全国,2024年本科+专科招生计划19个专业,共计划录取1305人,学费1-7000元每年,生源覆盖安徽、重庆、甘肃、广东、河北等16个省市。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招生简章:各专业招生计划、招生人数及学费

一、2024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招生计划表(在本省)

本科招生计划:

1、理科: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理科】共计划招收546人,涉及12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工程(计划数8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康复治疗(计划数15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2、文科: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文科】共计划招收208人,涉及7个本科专业。其中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计划数49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康复治疗(计划数15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专科招生计划:

1、理科: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理科】共计划招收98人,涉及5个专科专业。其中安全技术与管理(计划数35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中医康复技术(计划数10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2、文科: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文科】共计划招收102人,涉及5个专科专业。其中安全技术与管理(计划数35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中医康复技术(计划数10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查询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人数学费
山西理科本二C智能采矿技术561.6万
山西理科本二C建筑装饰工程341.6万
山西理科本二C建筑工程811.6万
山西理科本二C智能建造工程721.6万
山西理科本二C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351.6万
山西理科本二C智能制造工程技术351.6万
山西理科本二C物联网工程技术301.6万
山西理科本二C网络工程技术301.6万
山西理科本二C护理321.6万
山西理科本二C康复治疗151.6万
山西理科本二C大数据与财务管理501.5万
山西理科本二C现代物流管理221.5万
山西理科本二C旅游管理371.5万
山西理科本二C智慧健康养老管理171.5万
山西理科专科安全技术与管理357000
山西理科专科建筑工程技术137000
山西理科专科包装工程技术157000
山西理科专科数字媒体技术257000
山西理科专科中医康复技术106500
山西文科本二C建筑装饰工程361.6万
山西文科本二C护理311.6万
山西文科本二C康复治疗151.6万
山西文科本二C大数据与财务管理491.5万
山西文科本二C现代物流管理221.5万
山西文科本二C旅游管理371.5万
山西文科本二C智慧健康养老管理181.5万
山西文科专科安全技术与管理357000
山西文科专科建筑工程技术127000
山西文科专科包装工程技术207000
山西文科专科数字媒体技术257000
山西文科专科中医康复技术106500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情况请以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二、2024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招生计划表(在外省)

在今年普通高考招生计划中,除了省内山西,运城职业技术大学还面向省外15个省市招生,其中(一段)在山东省的招生计划人数最多,达到了60人,详见如下一览表。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学制招生计划
安徽历史本科4
物理本科6
重庆历史本科8
物理本科22
甘肃物理本科5
广东历史本科2
物理本科5
河北物理本科30
历史本科10
河南理科本科30
文科本科10
黑龙江物理本科29
历史本科8
江西物理本科28
历史本科8
江苏历史本科3
物理本科6
辽宁历史本科6
物理本科19
山东综合一段60
陕西理科本科16
文科本科4
上海综合本科9
四川理科本科14
文科本科4
天津综合本科5
在各省专业计划详情,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注:由于篇幅有限,详细的《运城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表》以及招生简章,详见: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

三、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是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始建于2006年。2015年获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7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8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首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秉承“做学合一,厚实融通”校训,践行工程教育理念,创新“引、育、养、练”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面向智慧矿山、智能制造、文化旅游及健康养老等产业领域开设本、专科专业。近五年来,建有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11所涉煤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出版教材120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获技能竞赛奖国家级43个、省级323个。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