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在重庆市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重庆招生代码1118)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重庆市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37人,包含14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中医学(14人,五年制)、针灸推拿学(3人,五年制)、中药学(3人,四年制);【历史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英语(2人,四年制)、法学(1人,四年制)、公共管理类(1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北京中医药大学2024重庆市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本科批:北京中医药大学在重庆【本科批】共计划招收33人,涉及13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学(15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中医骨伤科学(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中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不招色盲色弱) | 1 | 九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中西医临床医学(华佗班)(不招色盲色弱) | 2 | 九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中药学(时珍国药班)(不招色盲色弱) | 1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中医学(卓越中医儿科班5+3一体化)(不招色盲色弱) | 1 | 五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中医学(实验班)(不招色盲色弱) | 2 | 五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中医骨伤科学(不招色盲色弱) | 1 | 五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中药学(不招色盲色弱) | 2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护理学(不招色盲色弱) | 2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中药制药(不招色盲色弱) | 1 | 四 |
重庆 | 物+不限 | 本科 | 法学(医药卫生) | 1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康复治疗学(不招色盲色弱) | 1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中医学(不招色盲色弱) | 5 | 五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针灸推拿学(不招色盲色弱) | 3 | 五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1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药事管理(不招色盲色弱) | 1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药学(不招色盲色弱) | 1 | 四 |
重庆 | 物+不限 | 本科 | 公共管理类(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 1 | 四 |
重庆 | 物+化 | 本科 | 中医学(卓越5+3一体化)(不招色盲色弱) | 6 | 五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北京中医药大学2024重庆市招生计划表(历史类)
本科批:北京中医药大学在重庆【本科批】共计划招收4人,涉及3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公共管理类(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重庆 | 史+不限 | 本科 | 英语(医学) | 1 | 四 |
重庆 | 史+不限 | 本科 | 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 | 1 | 四 |
重庆 | 史+不限 | 本科 | 法学(医药卫生) | 1 | 四 |
重庆 | 史+不限 | 本科 | 公共管理类(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重庆招生吗等情况,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北京中医药大学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瑶琪,校长徐安龙。
学校现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4家在京直属附属医院和国医堂中医门诊部。近年来,学校遵循“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指导思想,探索校地合作共建新模式,支持附属医院在地方搭建高质量中医药区域服务平台。另有中日友好医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19个临床教学基地,承担着全校学生的临床教学、见习、实习工作。学校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4个。建设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3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二室一站44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