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中医药大学在山西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湖北中医药大学(在山西招生代码2164)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山西省本二A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42人,包含28个专业。其中【理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护理学(3人,四年制)、中医学(3人,五年制)、公共事业管理(1人,四年制);【文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护理学(3人,四年制)、中医学(3人,五年制)、英语(2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湖北中医药大学2024山西省招生计划表(理科)
本科批:湖北中医药大学在山西【本科批】共计划招收23人,涉及19个本科专业。其中护理学(3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运动康复(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运动康复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英语(外语语种英语)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生物技术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医学信息工程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物联网工程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中医学(五年) | 3 | 五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 | 1 | 五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药学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药物制剂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药事管理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中药学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医学实验技术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医学影像技术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护理学 | 3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市场营销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方向)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湖北中医药大学2024山西省招生计划表(文科)
本科批:湖北中医药大学在山西【本科批】共计划招收19人,涉及14个本科专业。其中护理学(3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保险学(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保险学 | 1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汉语国际教育 | 1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英语(外语语种英语) | 2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商务英语(外语语种英语) | 1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应用心理学 | 1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中医学(五年) | 3 | 五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针灸推拿学(针刀方向)(五年) | 1 | 五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中医骨伤科学(五年) | 1 | 五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护理学 | 3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市场营销 | 1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国际商务 | 1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公共事业管理 | 1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1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物流管理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山西招生吗等情况,以湖北中医药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湖北中医药大学简介
湖北是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校是我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北省第一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湖北省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还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弘扬“求真求实 精勤博极”的时珍精神,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奋 求实 发掘 创新”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迄今共培养十万余名毕业生,涌现了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在内的知名校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