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沈阳药科大学在贵州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沈阳药科大学(在贵州招生代码2111)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贵州省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130人,包含15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中药学类(22人,四年制)、药物分析(12人,四年制)、食品科学与工程类(10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沈阳药科大学2024贵州省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本科批:沈阳药科大学在贵州【本科批】共计划招收130人,涉及15个本科专业。其中中药学类(2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中药学(4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贵州 | 物+不限 | 本科 | 工商管理类(包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药学基础交叉学习,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8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药学(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8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药物制剂(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6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药物分析(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8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制药工程(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5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环境科学(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4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药物化学(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10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中药学类(包含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21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中药学(日语强化班(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日语零基础,第一年日语基础学习;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4 | 五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生物工程(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5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生物制药(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5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临床药学(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6 | 五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药事管理(药学基础交叉学习,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8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生物医学工程(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7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10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药物制剂(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3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药物分析(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4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制药工程(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4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中药学类(包含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1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生物制药(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1 | 四 |
贵州 | 物+化 | 本科 | 生物医学工程(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非英语不宜报考;办学地点:南校区)(语种:不限) | 2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贵州招生吗等情况,以沈阳药科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沈阳药科大学简介
沈阳药科大学1931年始建于江西瑞金,前身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关怀下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1934年,学校跟随红军长征,在二万五千里征途中历练,边走边学,边学边战,“马背上的药箱”精神与光荣传承至今,为祖国革命事业和药学事业发展培养了十多万名药学专门人才,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综合性药科大学。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秉承“以药学研究为特色,向大健康产业全域延伸”的发展思想,建成了集科技创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药品监管服务于一体的“3+1”型药物创新体系。体系拥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58个,包括国家药物创新综合性平台、国家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涵盖了新药临床前研发完整技术链,部分功能与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接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