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工商大学在山西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浙江工商大学(在山西招生代码1639)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山西省本一B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27人,包含10个专业。其中【理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电子信息类(6人,四年制)、环境科学与工程类(3人,四年制)、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人,四年制);【文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外国语言文学类(2人,四年制)、工商管理类(1人,四年制)、会计学(1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浙江工商大学2024山西省招生计划表(理科)
本科批:浙江工商大学在山西【本科批】共计划招收21人,涉及10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类(6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经济学类(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经济学类(包含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经济统计学 | 2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法学类(包含专业法学、知识产权)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外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专业英语、商务英语)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6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 | 2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3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3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会计学(含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学ACCA专业) | 1 | 四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办学地点杭州教工路校区)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浙江工商大学2024山西省招生计划表(文科)
本科批:浙江工商大学在山西【本科批】共计划招收6人,涉及5个本科专业。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经济学类(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经济学类(包含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1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法学类(包含专业法学、知识产权) | 1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外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专业英语、商务英语) | 2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会计学(含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学ACCA专业) | 1 | 四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办学地点杭州教工路校区)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山西招生吗等情况,以浙江工商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浙江工商大学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为我省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尤其是1998年从原商业部直属院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以来,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
学校由下沙、教工路和桐庐3个校区组成,占地182.6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20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余人,正高职称450余人,副高职称620余人,博士151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3人、名誉教授3人、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哲社领军人才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3人、教育部重要人才计划青年学者入选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国家会计名家1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7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各类研究生7400余人,留学生770余人,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2万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