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大学在陕西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广西大学(在陕西招生代码6201)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陕西省本一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150人,包含30个专业。其中【理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5人,四年制)、电子科学与技术(5人,四年制)、机械电子工程(5人,四年制);【文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哲学(5人,四年制)、思想政治教育(5人,四年制)、法学(5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广西大学2024陕西省招生计划表(理科)
本科批:广西大学在陕西【本科批】共计划招收120人,涉及2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5人),数学类(5人)。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物理学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机械电子工程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土木工程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水利水电工程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建筑学(五年) | 5 | 五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矿物资源工程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轻工类(轻化工程、包装工程)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动物科学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动物医学(五年) | 5 | 五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林学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生态学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药学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经济学 | 5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广西大学2024陕西省招生计划表(文科)
本科批:广西大学在陕西【本科批】共计划招收30人,涉及6个本科专业。其中哲学(5人),汉语言文学(5人)。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陕西 | 文科 | 本一 | 汉语言文学 | 5 | 四 |
陕西 | 文科 | 本一 |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翻译)(须外语口试,招英语语种考生) | 5 | 四 |
陕西 | 文科 | 本一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 | 5 | 四 |
陕西 | 文科 | 本一 | 法学 | 5 | 四 |
陕西 | 文科 | 本一 | 思想政治教育 | 5 | 四 |
陕西 | 文科 | 本一 | 哲学 | 5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陕西招生吗等情况,以广西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广西大学简介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广西大学1928年成立于梧州,1939年成为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是被誉为教育界“北蔡南马”和“一代宗师”的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李四光、陈望道、李达、陈寅恪、梁漱溟等一大批名家大师曾在这里任教。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1953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拆分到19所高校。1958年,毛泽东主席批准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并被教育部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建高校。2022年,继续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