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理工大学在广东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重庆理工大学(在广东招生代码11660)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广东省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51人,包含22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测控技术与仪器(4人,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人,四年制)、智能制造工程(3人,四年制);【历史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广告学(2人,四年制)、物流管理(2人,四年制)、财务管理(2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重庆理工大学2024广东省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本科批:重庆理工大学在广东【本科批】共计划招收43人,涉及18个本科专业。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4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金融学(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广东 | 物+不限 | 本科 | 金融学(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物+不限 | 本科 | 知识产权(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车辆工程(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3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测控技术与仪器(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4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物联网工程(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3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信息与计算科学(学费5000元/学年)(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软件工程(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3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智能科学与技术(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人工智能(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3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智能制造工程(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3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储能科学与工程(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工业设计(学费10000元/学年)(住宿费待定;特征要求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制药工程(学费6200元/学年(住宿费待定;特征要求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物+化 | 本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住宿费待定;特征要求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重庆理工大学2024广东省招生计划表(历史类)
本科批:重庆理工大学在广东【本科批】共计划招收8人,涉及4个本科专业。其中广告学(2人),商务英语(2人)。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广东 | 史+不限 | 本科 | 商务英语(学制4年;学费5600元/学年;住宿费待定;外语语种英语;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史+不限 | 本科 | 财务管理(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史+不限 | 本科 | 物流管理(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广东 | 史+不限 | 本科 | 广告学(学制4年;学费5600元/学年;住宿费待定;特征要求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两江校区) | 2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广东招生吗等情况,以重庆理工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重庆理工大学简介
抗战烽火淬炼,兵工血脉浸润。重庆理工大学诞生于1940年,前身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对外化名“士继公学”),曾是享誉国内的“兵工七子”之一,现为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是“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与中芬应用科技大学校长联盟等国际联盟组织成员高校。学校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与国内多个市(区)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兵器装备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中国通用、长安、华为、中兴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24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