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辽宁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辽宁招生代码0031)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辽宁省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20人,包含15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阿拉伯语(2人,四年制)、金融学(1人,四年制)、财务管理(1人,四年制);【历史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2人,四年制)、新闻学(1人,四年制)、外交学(1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4辽宁省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本科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辽宁【本科批】共计划招收8人,涉及7个本科专业。其中阿拉伯语(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商务英语(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辽宁 | 物+不限 | 本科 | 商务英语(国际商业管理)(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四 |
辽宁 | 物+不限 | 本科 | 俄语(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包含人文交流、外事外贸两个方向,大一大二统一培养,不分方向,第四学期末学生自主选择方向;如一个方向选择人数不足12人,则该方向不再开设,选择该方向的学生须转入另一个方向) | 1 | 四 |
辽宁 | 物+不限 | 本科 | 意大利语(人文交流)(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四 |
辽宁 | 物+不限 | 本科 | 爱沙尼亚语(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四 |
辽宁 | 物+不限 | 本科 | 阿拉伯语(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包含人文交流、中译阿翻译两个方向。大一不分方向,第三个学期初,选拔15人左右进入中译阿翻译方向(中阿翻译拔尖人才班),其他同学分为两个自然班级,按照阿拉伯语(人文交流)方向培养) | 2 | 四 |
辽宁 | 物+不限 | 本科 | 财务管理(智能财务)(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四 |
辽宁 | 物+不限 | 本科 | 金融学(跨境金融)(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4辽宁省招生计划表(历史类)
本科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辽宁【本科批】共计划招收12人,涉及11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商务英语(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商务英语(国际商业管理)(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日语(人文交流)(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朝鲜语(人文交流)(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俄语(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包含人文交流、外事外贸两个方向,大一大二统一培养,不分方向,第四学期末学生自主选择方向;如一个方向选择人数不足12人,则该方向不再开设,选择该方向的学生须转入另一个方向) | 1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法语(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包含人文、国情两个方向,大一大二统一培养,不分方向,第四学期末学生自主选择方向;如一个方向选择人数不足12人,则该方向不再开设,选择该方向的学生须转入另一个方向) | 1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意大利语(人文交流)(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翻译(涉外法律服务实验班)(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市场营销(大数据应用)(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四 |
辽宁 | 史+政 | 本科 | 外交学(政党外交)(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汉语言文学(多语复合)(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2 | 四 |
辽宁 | 史+不限 | 本科 | 新闻学(融媒体国际新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辽宁招生吗等情况,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网发布为准!
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所以外语和旅游为优势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近千人,其中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近60%,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近50%,大多数教师具有在国外进修或工作的经历。学校还聘请兼职教授120余名,拥有外国专家近60名。学校有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