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海洋大学在吉林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中国海洋大学(在吉林招生代码3702005、3702006、3702007、3702008、3702003、3702004)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吉林省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55人,包含25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化学(3人,四年制)、食品科学与工程类(3人,四年制)、计算机类(3人,四年制);【历史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法学(4人,四年制)、工商管理(2人,四年制)、新闻传播学类(2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中国海洋大学2024吉林省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本科批:中国海洋大学在吉林【本科批】共计划招收45人,涉及20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3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金融学(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吉林 | 物+不限 | 本科 | 金融学(设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实验班)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3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声学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化学 | 3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大气科学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海洋技术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地质学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生物科学类(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有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3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自动化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保密技术) | 3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环境科学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 | 3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药学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办,“4+0”“2+2”“3+2”模式均可,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 2 | 四 |
吉林 | 物+化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合办,“3+1”模式,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 2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中国海洋大学2024吉林省招生计划表(历史类)
本科批:中国海洋大学在吉林【本科批】共计划招收10人,涉及5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4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国际经济与贸易(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吉林 | 史+不限 | 本科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 | 四 |
吉林 | 史+不限 | 本科 | 法学 | 2 | 四 |
吉林 | 史+不限 | 本科 | 英语 | 1 | 四 |
吉林 | 史+不限 | 本科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 | 2 | 四 |
吉林 | 史+不限 | 本科 | 工商管理(数字化创新管理) | 2 | 四 |
吉林 | 史+不限 | 本科 | 法学(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罗杰斯法学院合办,“4+0”“2+2“3+1”模式均可,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 2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吉林招生吗等情况,以中国海洋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中国海洋大学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积极支持崂山实验室建设,协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持建设我国地球科学领域首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主持海洋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基地平台40余个。拥有科学考察实习船舶3艘,包括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