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京理工大学在河南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南京理工大学(在河南招生代码1510)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河南省本一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152人,包含23个专业。其中【理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材料类(16人,四年制)、电子信息类(15人,四年制)、机械类(13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南京理工大学2024河南省招生计划表(理科)
本科批:南京理工大学在河南【本科批】共计划招收152人,涉及23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类(16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机器人工程(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经济学类(5720元/年;包含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 5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数学类(5500元/年;包含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 | 9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工程力学(6380元/年) | 2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机械类(钱学森学院)(6380元/年;包含专业车辆工程、工业工程、机械工程) | 3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机械类(6380元/年;包含专业车辆工程、工业工程、机械工程) | 10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机械工程((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5800元/年) | 4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工业设计(5800元/年) | 3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测控技术与仪器(5800元/年) | 4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材料类(6380元/年;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纳米材料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16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能源动力类(5800元/年;包含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4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电子信息类(6380元/年;包含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15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6380元/年) | 3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学士学位)(6050元/年) | 4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自动化类(6380元/年;包含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13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机器人工程(6380元/年) | 2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计算机类(6380元/年;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 6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土木工程(5800元/年) | 2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化工与制药类(鼎新创新人才班)(6380元/年;包含专业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 | 1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化工与制药类(6050元/年;包含专业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 | 10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兵器类(6380元/年;包含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武器系统与工程) | 8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6380元/年) | 6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6380元/年;包含专业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10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安全工程(5800元/年) | 3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5720元/年) | 2 | 四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工商管理类(5720元/年;包含专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 | 7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河南招生吗等情况,以南京理工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南京理工大学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具有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权。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22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500余人。高层次人才4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5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9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7人等。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34个。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