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费一年多少,学费是一年制还是一学期制?学费具体包括什么,是否包含住宿费、学杂费、书本费、生活费等,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快志愿)整理的兰州大学2024年的学费明细:包含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住宿费等,欢迎2025届新生参考!
兰州大学学费一年多少钱(明细)
兰州大学学费:最低5000元/年,最高65000元/年。如:哲学(本科)5000元/年、生物技术(本科)5800元/年、水利类(本科)5800元/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中外合作)65000元/年。详见如下:
1、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 批次 | 学费 |
---|---|---|
社会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经济学类 | 本科 | 5500元/年 |
经济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5500元/年 |
英语 | 本科 | 5500元/年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5500元/年 |
应用物理学 | 本科 | 5800元/年 |
物理学类 | 本科 | 5800元/年 |
数学类 | 本科 | 5800元/年 |
应用化学 | 本科 | 5800元/年 |
化学类 | 本科 | 5800元/年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 | 5800元/年 |
地质学类 | 本科 | 5800元/年 |
大气科学类 | 本科 | 5800元/年 |
生物科学 | 本科 | 5800元/年 |
生物技术 | 本科 | 5800元/年 |
生态学 | 本科 | 5800元/年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5800元/年 |
材料类 | 本科 | 5800元/年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本科 | 5800元/年 |
计算机类 | 本科 | 5800元/年 |
水利类 | 本科 | 5800元/年 |
土木工程 | 本科 | 5800元/年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科 | 5800元/年 |
地质工程 | 本科 | 5800元/年 |
资源勘查工程 | 本科 | 5800元/年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本科 | 5800元/年 |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本科 | 5800元/年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本科 | 5800元/年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5800元/年 |
草业科学 | 本科 | 5800元/年 |
动物科学 | 本科 | 5800元/年 |
基础医学 | 本科 | 6200元/年 |
口腔医学 | 本科 | 6200元/年 |
药学 | 本科 | 6200元/年 |
预防医学 | 本科 | 6200元/年 |
医学检验技术 | 本科 | 6200元/年 |
临床药学 | 本科 | 6200元/年 |
麻醉学 | 本科 | 6200元/年 |
医学影像学 | 本科 | 6200元/年 |
临床医学 | 本科 | 6200元/年 |
儿科学 | 本科 | 6200元/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65000元/年 |
护理学 | 本科 | 6200元/年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 | 5800元/年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 | 5500元/年 |
哲学 | 本科 | 5000元/年 |
法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民族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5000元/年 |
德语 | 本科 | 5500元/年 |
日语 | 本科 | 5500元/年 |
俄语 | 本科 | 5500元/年 |
历史学类 | 本科 | 5000元/年 |
戏剧影视文学 | 本科 | 5000元/年 |
农林经济管理 | 本科 | 5500元/年 |
政治学类 | 本科 | 5500元/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本科 | 5500元/年 |
数据来自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快志愿 |
2、住宿费标准:
兰州大学住宿费收费定价由学校依据甘肃省教委发布的收费标准自主确定,请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3、资助政策: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等。
兰州大学简介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是我国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生20504人,硕士研究生14557人,博士研究生4688人。有99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5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7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2门课程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2万余名校友以浓郁的家国情怀、独特的坚守奋斗,赢得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毕业生荣膺两院院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数量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