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学费一年多少,学费是一年制还是一学期制?学费具体包括什么,是否包含住宿费、学杂费、书本费、生活费等,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快志愿)整理的吉林师范大学2024年的学费明细:包含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住宿费等,欢迎2025届新生参考!
吉林师范大学学费一年多少钱(明细)
吉林师范大学学费:最低4600元/年,最高26000元/年。如:德语(本科)4600元/年、旅游管理(本科)4800元/年、物理学(本科)5500元/年、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中外合作)26000元/年。详见如下:
1、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 批次 | 学费 |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5060元/年 |
英语 | 本科 | 5060元/年 |
心理学 | 本科 | 5000元/年 |
金融学 | 本科 | 4800元/年 |
金融学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专业) | 本科 | 20000元/年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 | 4800元/年 |
俄语 | 本科 | 5060元/年 |
德语 | 本科 | 4600元/年 |
日语 | 本科 | 4600元/年 |
朝鲜语 | 本科 | 4600元/年 |
新闻学 | 本科 | 7500元/年 |
编辑出版学 | 本科 | 7500元/年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800元/年 |
财务管理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专业) | 本科 | 20000元/年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5280元/年 |
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专业) | 本科 | 20000元/年 |
广播电视编导 | 本科 | 6820元/年 |
学前教育 | 本科 | 20000元/年 |
预科班 | 本科 | 5000元/年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物理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化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生物科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5940元/年 |
应用物理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应用化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生物技术 | 本科 | 5000元/年 |
统计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电子信息工程 (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拉特诺大学合作办学) | 本科 | 26000元/年 |
通信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软件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软件工程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专业) | 本科 | 20000元/年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科 | 5400元/年 |
网络空间安全 | 本科 | 5400元/年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环境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环境工程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专业) | 本科 | 20000元/年 |
环境科学 | 本科 | 5940元/年 |
地理科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地理信息科学 | 本科 | 5000元/年 |
教育学 | 本科 | 4800元/年 |
小学教育 | 本科 | 5280元/年 |
历史学 | 本科 | 5060元/年 |
法学 | 本科 | 4800元/年 |
社会工作 | 本科 | 4800元/年 |
民族学 | 本科 | 4800元/年 |
汉语国际教育 | 本科 | 4600元/年 |
西班牙语 | 本科 | 4600元/年 |
市场营销 | 本科 | 4800元/年 |
旅游管理 | 本科 | 4800元/年 |
旅游管理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专业) | 本科 | 20000元/年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5280元/年 |
数据来自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快志愿 |
2、住宿费标准:
吉林师范大学住宿费收费定价由学校依据吉林省教委发布的收费标准自主确定,请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3、资助政策: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等。
吉林师范大学简介
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经过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融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学生为一体,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现任党委书记王喜库,校长杨小天。
吉林师范大学秉承“好学近知,力行近仁”的校训精神,努力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教师教育类专业毕业生以基础厚、能力强、潜力大、素质好而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非教师教育类专业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注重学生职业品格与专业技能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生成。毕业生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