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学院学费一年多少,学费是一年制还是一学期制?学费具体包括什么,是否包含住宿费、学杂费、书本费、生活费等,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快志愿)整理的吉林化工学院2024年的学费明细:包含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住宿费等,欢迎2025届新生参考!
吉林化工学院学费一年多少钱(明细)
吉林化工学院学费:最低4600元/年,最高26000元/年。如:英语(本科)4600元/年、车辆工程(本科)5400元/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5940元/年、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中外合作)26000元/年。详见如下:
1、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 批次 | 学费 |
---|---|---|
金融工程 | 本科 | 4800元/年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 | 4800元/年 |
工程管理 | 本科 | 4800元/年 |
物流工程 | 本科 | 4800元/年 |
工业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 | 5280元/年 |
英语 | 本科 | 4600元/年 |
日语 | 本科 | 4600元/年 |
市场营销 | 本科 | 4800元/年 |
会计学 | 本科 | 5280元/年 |
信息资源管理 | 本科 | 4800元/年 |
化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5940元/年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5400元/年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外合作办学)(与韩国庆南大学合作办学) | 本科 | 26000元/年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电子信息工程 (中外合作办学)(与韩国南首尔大学合作办学) | 本科 | 26000元/年 |
自动化 | 本科 | 5940元/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5400元/年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 | 5940元/年 |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中外合作办学)(与俄罗斯巴什基尔国立大学合作办学) | 本科 | 26000元/年 |
制药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环境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应用物理学 | 本科 | 5000元/年 |
应用化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能源化学 | 本科 | 5000元/年 |
化学测量学与技术 | 本科 | 5000元/年 |
生物技术 | 本科 | 5000元/年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车辆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本科 | 5940元/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材料化学 | 本科 | 5400元/年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智能装备与系统 | 本科 | 5400元/年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科 | 5400元/年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油气储运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轻化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安全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生物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药物制剂 | 本科 | 5600元/年 |
预科班 | 本科 | 5000元/年 |
数据来自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快志愿 |
2、住宿费标准:
吉林化工学院住宿费收费定价由学校依据吉林省教委发布的收费标准自主确定,请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3、资助政策: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等。
吉林化工学院简介
吉林化工学院坐落在北国江城吉林市,成立于1958年,与共和国化学工业的长子——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相伴而生,被誉为“共和国化工人才的摇篮”,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中国首批七所化工类高校之一,是吉林省唯一一所化工类高校。建校以来,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逐步积淀形成“工程师的成长摇篮,管理者的培养基地”办学特色,并先后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全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产教融合项目试点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A类高校。
学校注重人才强校。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吉林省“长白山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吉林省B类、C类、D类人才等5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