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学费一年多少,学费是一年制还是一学期制?学费具体包括什么,是否包含住宿费、学杂费、书本费、生活费等,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快志愿)整理的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2023年的学费明细:包含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住宿费等,欢迎2024届新生参考!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学费一年多少钱(明细)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学费:最低9180元/年,最高9800元/年。如:新能源装备技术(专科)9180元/年、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科)9180元/年、建筑室内设计(专科)9800元/年、护理(专科)9800元/年。详见如下:
1、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 批次 | 学费 |
---|---|---|
光伏工程技术 | 专科 | 9800元/年 |
新能源装备技术 | 专科 | 9180元/年 |
风力发电工程技术 | 专科 | 9180元/年 |
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 | 专科 | 9180元/年 |
应用电子技术 | 专科 | 9180元/年 |
智能光电技术应用 | 专科 | 9800元/年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专科 | 9180元/年 |
光伏材料制备技术 | 专科 | 9800元/年 |
储能材料技术 | 专科 | 9180元/年 |
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 | 专科 | 9180元/年 |
微电子技术 | 专科 | 9180元/年 |
软件技术 | 专科 | 9800元/年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专科 | 9800元/年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专科 | 9180元/年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 | 9800元/年 |
工业设计 | 专科 | 9180元/年 |
智能机电技术 | 专科 | 9180元/年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 专科 | 9800元/年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专科 | 9800元/年 |
建筑室内设计 | 专科 | 9800元/年 |
建筑设计 | 专科 | 9800元/年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专科 | 9180元/年 |
工程造价 | 专科 | 9800元/年 |
财富管理 | 专科 | 9180元/年 |
法律事务 | 专科 | 9180元/年 |
金融服务与管理 | 专科 | 9180元/年 |
市场营销 | 专科 | 9800元/年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专科 | 9800元/年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 | 专科 | 9180元/年 |
电子商务 | 专科 | 9800元/年 |
工商企业管理 | 专科 | 9800元/年 |
大数据与会计 | 专科 | 9800元/年 |
空中乘务 | 专科 | 9180元/年 |
学前教育 | 专科 | 9800元/年 |
社会体育 | 专科 | 9180元/年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专科 | 9180元/年 |
护理 | 专科 | 9800元/年 |
老年保健与管理 | 专科 | 9180元/年 |
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 | 专科 | 9180元/年 |
数据来自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快志愿):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住宿费标准: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住宿费收费定价由学校依据江西省教委发布的收费标准自主确定,请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3、资助政策: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等。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学费为什么这么贵?
一般情况,私立大学学费比公办大学高;中外合作专业、艺术类专业比普通类专业高。
公办大学学费通常不是很贵(因为公立大学有国家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普通类专业在3000-6000元每年;艺术类专业在8000-10000元每年,不过公办大学也有中外合作办学等部分高收费专业,学费通常2-3万元一年,甚至更高到十几万;民办大学(私立大学)由于属于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都不便宜,通常本科专业10000-30000元每年,专科专业7000-18000元每年,2-3万一年也很多,当然也有更高的,艺术类专业那就更贵了。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创办于1995年,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江西省新余市,校园占地面积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8.1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94.33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
学校创办28年来,总共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8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绝大多数成为了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的行家里手和中坚力量,并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企业家和技术发明家。广大优秀毕业生在社会这个广阔天地里依靠自身在学校学到的扎实知识和技能,通过继续创新创业不懈奋斗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是对学校多年来坚持的办学理念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印证,也为学校在未来的办学中深刻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供了标杆与取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