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北京交通大学排名全国多少 第几位(2025最新)

2025-01-14 14:31:36

2025年北京交通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41位,位列北京市内大学排名第12名,为中国一流大学。

国内排在北京交通大学之前的高校是:华东理工大学(全国第40名),排在之后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全国第42名);在北京市内位居北京交通大学之前的是:北京科技大学(省内第11名),排在之后的是:北京邮电大学(省内第12名)。

北京交通大学排名全国多少 第几位(2025最新)

2025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北京交通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北京交通大学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 北京交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北京交通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41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541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海淀区理工中国一流大学
202440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海淀区理工中国一流大学
202335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海淀区理工中国一流大学

2. 北京交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北京交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41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
202441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海淀区理工
202343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海淀区理工
202240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海淀区理工

3. 北京交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QS版)

按Q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北京交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54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
20245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海淀区理工
202347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海淀区理工
202247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海淀区理工

4. 北京交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北京交通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60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
202360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海淀区理工
202255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海淀区理工

二:北京交通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北京交通大学在北京市内高校排名仅次于北京科技大学,排名第12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办学层次所在地性质全国排名
9中国农业大学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海淀区公办29
10北京协和医学院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东城区公办33
11北京科技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 海淀区公办35
12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一流大学 海淀区公办41
13北京邮电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 海淀区公办46
14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一流大学 朝阳区公办57
1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一流大学 朝阳区公办60
注:省内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榜

三:北京交通大学简介

是否是985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主管单位教育部
创建时间1896年博士点数量21
硕士点数量32学校类型公办
所在城市北京 海淀区办学层次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成绩斐然,为国家与行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学校有博士生3143人、硕士生10524人、本科生17253人,成人学生2350人,来华留学生全年累计1495人。近三届本科教学成果奖评选,获评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研究生教学成果奖评选,获评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获评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校首批入选教育部“101”计划试点高校,计算机科学基地获批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软件学院获批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学校有4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专业通过国家土建类专业评估,3个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培养项目。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3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评“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学校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获评首届全国优质教材主编4本、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团队1个。学校实施“高原”“高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依托詹天佑学院开展“1+2+5”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学科科学研究拔尖人才及优势学科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实施产学联合培养“知行”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急需,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科生深造率近70%,学校首批获评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生艺术团排演的大学生版《长征组歌》和原创话剧《茅以升》已成为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体育运动蓬勃发展,高水平运动队和普通学生代表队成绩斐然,2023年获全国冠军2项、亚军1项、季军3项,北京市冠军40项、亚军32项、季军45项。

相关推荐:

北京实力最强的二本大学排名2024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